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

2021/7/5 13:15:00 来源: 评论(0)0

纺织行业十四五6月11日中国

  6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现转载《指导意见》全文如下,以飨读者。


 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21年6月11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绘制了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点部署。“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科技将在创新能力和产出水平均实现较大跨越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行业发展新优势。围绕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纺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编制本指导意见。


   一、 “十三五”纺织行业科技进步情况 


  (一)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行业深入实施,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纺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2016-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从410.7亿元增长到495.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0.57%增长到1%;行业科技成果丰硕,全行业共有1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98项成果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行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保持快速增长,共授权有效发明专利近4万件,较“十二五”期间授权发明专利增加60%以上。


  1.纤维材料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先进基础纤维材料在高效柔性化和差别化、功能性方面持续提升。涤纶、锦纶大容量、柔性化及高效制备工艺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用纤维的功能改性向双功能、多功能复合改性发展,拓展了应用领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关键战略纤维新材料技术稳步提升,不断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发展需求。碳纤维干喷湿纺和湿法纺丝工艺技术逐渐完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品种逐步丰富,T1000级、M40、M40J、M55J等碳纤维已具备工程化制备能力,25K大丝束碳纤维实现产业化生产;千吨级对位芳纶工程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高强型、高模型对位芳纶产品实现国产化;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间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等实现快速发展。生物基纤维材料技术取得新进展,莱赛尔纤维产业化技术实现全国产化;生物基聚酰胺(PA56)纤维突破生物法戊二胺技术瓶颈,建立了万吨级生产线;聚乳酸纤维突破乳酸-丙交酯-聚乳酸技术,形成全产业链制备技术;PTT纤维产业化技术成熟,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海藻纤维规模化制备技术取得突破,实现5000吨级产业化生产;纯壳聚糖纤维原料技术进一步优化,产品在高端敷料、战创急救、修复膜材、药物载体、组织器官等多领域应用。


  2.先进纺织制品开发持续强化


  健康防护、舒适易护理等功能纺织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长效阻燃、抗熔滴、抑烟等阻燃纤维及制品实现规模化制备,满足了相关领域阻燃防护要求;导湿快干、凉感、发热保暖等系列热湿舒适功能纤维及织物实现产业化制备,进一步提升纺织面料穿着舒适性,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穿着需求;棉、羊毛等天然纤维面料高保形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纺织制品抗皱性能和品质,降低了清洗与护理要求;高效低阻熔喷、纳米纤维材料和三拒一抗医用材料,大量应用于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服等,为抗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提供了高效防护。


  随着成型、复合、功能后整理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取得长足进步,产业用纺织品在应急救援、抗洪抢险、海上溢油处置等安全防护领域,天宫、北斗系列卫星、神舟飞船、运载火箭、天问一号等航空航天领域,机场、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均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撑和物资保障作用。超低排放过滤材料助力环境保护工程;智能土工格栅实现工程主体的监测和预警,粗旦聚丙烯长丝土工布的拓展应用提高了基础设施质量;极细金属丝经编、自润滑织物、多功能飞行服和个体防护装备等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双组分纺粘水刺、多射流静电纺等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产业实力。


  3.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稳步提升


  新型纺织绿色加工技术不断涌现,在行业内稳步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印染行业单位产品水耗下降17%,水重复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下降幅度均超过10%。针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化纤机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低盐低碱活性染料染色、冷轧堆染色、泡沫整理、无氟防水整理等技术应用面进一步扩大;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液态分散染料染色、低尿素活性染料印花等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张力敏感织物全流程平幅轧染、涤纶织物少水连续式染色等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循环再利用涤纶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多项创新成果,物理法连续干燥、多级过滤技术,物理化学法的液相增粘、在线全色谱补色调色技术、高效差别化技术,化学法的解聚、过滤分离、脱色、精制、缩聚及功能改性等技术进步明显。


  4.行业智能升级改造效果显著


  纺织加工过程智能化及装备技术水平取得明显进展,化纤、纺纱、印染、服装、家纺等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棉纺梳并联合机、高性能特种编织装备、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等一批关键单机、装备实现突破。化纤智能示范工厂和智能车间实现了送配切片、卷绕自动落丝、在线检测、自动包装、智能仓储等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棉纺新一代数控技术广泛应用,新建了多条自动化、数字化纺纱生产线,减少用工至万锭15人;印染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升级,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向智能化工厂方向发展;服装智能制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初步形成了包含测体、设计、试衣、加工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及检验、储运、信息追溯、门店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化集成管理体系,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整体解决方案日趋成熟,涌现出一批先进的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系统平台。家纺床品、毛巾、窗帘自动化生产线超过300条,生产效率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5.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


  纺织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已具雏形。纺织强制性标准由46项精简为2项,制修订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00项,纺织品安全、功能性纺织品、生态纺织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绿色设计产品与节能减排以及纺织装备等领域一批重点标准发布实施;纺织团体标准快速发展,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的纺织类社会团体50余家,发布纺织类团体标准600余项,其中中国纺联团体标准78项;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共商共建共享,国际标准化能力不断增强,主导提出国际标准(ISO)提案16项,牵头制定并经ISO发布实施国际标准15项;完成40余项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翻译工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互联互通。


  6.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行业不断增加的科技投入使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形成了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纺织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较完备的科研条件。截至2020年底,纺织行业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1家(含5家分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59个、技术创新中心37家,基本涵盖了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纺织行业的科研硬件设施得到持续改善。


  (二)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与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显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强度、成果转化实效、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研投入强度不够,重大原始创新偏少;研发应用产业链协同效率低,成果转化产业化进程慢;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边界不明晰,部分团体标准同质化;科技领军人才少,人才激励机制不足;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创新效率亟待提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纺织科技创新生态,对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从而实现纺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提升。


   二、 “十四五”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协同创新,把握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态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纺织工业科技发展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3%。


  2.纺织行业认定重点实验室达到70家,技术创新中心达到5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到3-5家。


  3.国产高性能纤维自给率超过60%;生物可降解绿色纤维产量年均增长10%;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占全行业比重达到35%。


  4.印染行业单位产值能耗较“十三五”末降低13.5%,水耗降低10%,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5%以上;循环再利用纤维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15%。


  5.形成行业重点领域示范智能车间/工厂,主要设备和工业软件实现自主研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占同类产品达到20%,培育40个以上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大于60%。


  6.规模以上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6件。


  7.新制定重点与基础通用标准100项以上,标龄5年以内标准占比达到95%,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累计突破40项,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团体标准品牌效应增强。


   三、 “十四五”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快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


  积极推进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在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长期稳定的支持力度基础上,加快形成行业关键技术攻关的综合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机制,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大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鼓励骨干企业牵头协同产业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协作攻关组,集中实施“卡脖子”项目攻关行动。


  (二)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行业发展新引擎


  推进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完善从基础研究、小试、中试成果到产业化技术的中间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建立纺织科技成果评估评价体系,完善纺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设,加强纺织科技转移转化人才培养,搭建市场化纺织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集聚市场力量、科技力量、资本力量和人才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模式、新体系。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率,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三)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凝聚科技创新力量


  积极推进纺织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用联合体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交叉学科、跨领域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平台协同机制,推进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增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转化创新成果的引领作用。


  (四)强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加强纺织标准化技术机构建设,优化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加大现行标准整合力度,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的制修订,鼓励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功能性纺织品、智能纺织品、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消费体验、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低碳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强标准国际化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为国际标准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五)提升科技人才建设水平,筑牢行业创新之基


  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挥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作用,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发展高水平研究型纺织学科,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强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扩大纺织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优化创新生态。


  (六)加强纺织科技国际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领域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深度交流合作,在技术研发、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领域加大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关键技术国际转移;深度参与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管理,全面提高我国纺织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四、 “十四五”重点突破的关键共性技术 


  重点突破四大类30项关键共性技术,其中纤维新材料4项,先进纺织制品11项,绿色制造5项,智能制造与先进装备10项。


  (一)纤维新材料


  1.化学纤维高效柔性制备技术:研究聚酰胺6熔体直纺、氨纶熔融纺丝等关键技术,突破聚酯高效生态催化剂合成及产业化技术,开发新型环保高洁净聚酯纤维及制品。


  2.基础纤维功能化制备技术:通过共聚、共混、复合纺丝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差别化、功能性水平,实现纤维高品质、高效生产和低成本。开发智能化、高仿真、高保形、舒适易护理、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菌、相变储能、光致变色、原液着色、生物可降解等功能及复合多功能化学纤维。研究开发PLA、PBS、PBSA、PESA、PHA等人体亲和、生物可降解高性能脂肪族聚酯纤维。


  3.高性能纤维一体化制备技术:重点攻克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技术,突破材料设计和应用瓶颈。研发高性能纤维高端产品、差别化产品关键技术,实现T1100和M60J等高级别碳纤维产业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品质、差别化、高效环保制备,高性能对位芳纶规模化制备,系列化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高性能液晶聚芳酯纤维关键技术突破,部分高性能无机纤维实现批量生产。


  4.生物基化学纤维规模化加工技术:突破莱赛尔纤维专用浆粕和溶剂、纤维级1,3-丙二醇、呋喃二甲酸、高光纯丙交酯等生物基单体和原料高效制备技术,研究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海藻纤维和壳聚糖纤维等生物基化学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开发高品质差别化产品,加强应用技术开发。


  2025年,聚酯、聚酰胺等基础纤维材料高效柔性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规模化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纤维产能达到24万吨,生物基化学纤维产能达到200万吨。


  (二)先进纺织制品


  5.功能纺织品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新型纤维材料、新型纱布加工技术、多功能整理技术等,开发出保暖、弹性、抗菌、导湿速干、防紫外、防异味等功能产品。


  6.高品质天然纤维制品加工技术:针对工厂化养蚕蚕丝和改良山羊绒纤维,研究其原料处理、纺织、印染等关键技术,建立高品质加工生产体系;开发全成形针织、细支羊毛高端经编技术和羊毛、羊绒抗起球、易机可洗产品等。


  7.智能纺织品研发技术:研发适用于可穿着电子设备的自供电及储能纺织纤维及制品,感知人体与环境信号的智能纺织品,智能纺织品的柔性集成、封装、成型技术及其评价体系等。


  8.多功能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加快突破闪蒸法、静电纺、熔喷等非织造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长效低阻的水驻极熔喷技术,研究微纳米纤维、防水透湿纳米纤维膜等高效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出高品质口罩用熔喷布、医卫用PLA双组分纺熔非织造布、纺粘热风非织造布、高强粗旦丙纶长丝非织造布等制品。


  9.高性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研究防水透气、杀菌杀病毒、可重复使用等医卫防护材料;研发纺织基医用人体器官管道材料、手术缝合线和功能敷料等高端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


  10.高精度过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研究高精度过滤材料、纤维基高性能微孔过滤材料等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开发高效脱硝除尘一体化过滤材料。


  11.应急与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研究化学毒剂降解型防护、核生化防护、热防护、保暖隔热和软质防刺防割等防护类纺织制品;开发气柱式应急救援帐篷、高性能救援绳索及安全应急逃生系统等应急救援产品。


  12.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碳纤维多轴向高速经编技术、碳纤织物复杂异型材拉挤成型技术、多向编织预制体制造技术及相关装备。


  13.高性能土工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研究双组分长丝复合多功能土工材料、高性能土工格栅、矿用柔性加固网等产品和加工技术。


  14.柔性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大口径增强软管、软体储/运油囊、高强柔性膜材料、气柱式柔性复合材料、三维充气结构等纺织柔性复合材料及加工技术。


  15.海洋用特种绳缆网加工技术:研究编织、绞编、封边等绳缆成型和无结网成型工艺,开发海洋用高性能特种绳缆网等产品;开展特种绳缆网产品的深海深空实验验证、应用验证及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研究。


  2025年,高品质、功能纺织消费品和个体防护医卫用纺织品基本满足不断升级的居民消费和健康需求,高性能工业用纺织品基本满足下游高端应用需求。


  (三)绿色制造


  16.绿色化学品开发及应用技术:重点研究绿色纤维油剂助剂及催化剂、替代PVA的环保型纺织浆料、高牢度纳米涂料印花、低尿素活性染料印花、分散染料碱性染色、液态分散染料印染及生物基纺织化学品等关键技术。


  17. 少水印染及高效低成本处理技术:重点研究多组分纤维面料短流程印染、针织物平幅连续染色、涤纶织物少水连续式染色、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等关键技术;突破印染废水高效低成本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


  18.非水介质染色技术:重点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等关键技术。


  19.高速数码印花加工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稳定可靠、分辨率高的压电式喷头,圆网/平网+数码喷墨印花,高速数码喷墨印花等关键技术。


  20.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技术:重点开展废旧纺织品成分识别以及分离相关基础研究;研究废旧聚酰胺6再聚合及纤维成形技术、细旦再生丙纶加工技术;突破废旧聚酯、聚酰胺纺织品化学法循环再生,废旧腈纶、氨纶的循环再利用,废旧棉等纤维素纤维纺织品清洁再生与高值化利用,废旧滤材绿色回收等关键技术。


  2025年,多组分纤维面料短流程印染、针织物平幅连续染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数码喷墨印花喷头等技术取得突破;废旧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分级分类标准评价体系构建完成。


  (四) 智能制造与装备


  21.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区块链等一批面向纺织行业应用的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


  22.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化纤、纺纱、织造、非织造、印染、服装和家纺等智能制造产业化技术研发及应用水平,实现关键软硬件系统突破,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或工厂。


  23.化学纤维关键装备加工技术:研发大容量莱赛尔纤维、高性能碳纤维、万吨级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等成套装备,重点突破高速精密卷绕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化纤生产在线检测和染判系统,集约式高速精密卷绕装备和全自动高速节能假捻变形机等关键单机,关键工艺环节机器人,研制复合纺、高性能纤维及产业用纤维高精度纺丝组件和高速假捻装置等基础零部件。


  24.纺纱智能装备加工技术:研发环锭纺纱智能成套装备和短流程纺纱智能成套装备,重点突破自动络筒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和喷气涡流纺纱机等关键单机,纺纱质量在线检测系统,棉条、细纱等自动接头机器人,研制自动络筒机、转杯纺纱机、喷气涡流纺纱机的关键基础零部件等。


  25.织造关键装备加工技术:研发数字化高速无梭织机、自动穿经机、智能纱架和物料自动更换与输送装备等机织关键单机,重点突破织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制高速开口装置、电子多臂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织造协同制造系统。研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针织装备,重点突破立体成形装备,高速经编机等关键单机,多针床编织技术、全成形编织(织可穿)技术与复合针技术,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横机制版系统,研制织针等关键零部件。


  26.高效环保印染装备加工技术:研发连续式针织物和连续式纯涤纶织物平幅印染生产线,重点突破低浴比间歇式染色装备、高速数码直喷印花机、低能耗双层拉幅定形机等关键单机,织物生产加工在线质量检测系统,攻关针织物和涤纶长丝织物染色工艺与质量数控关键技术,多种织物数码喷墨技术,印染生产物料智能化输送关键技术,开发印染设备通讯信息模型与网关转换装置,物料自动导航、运输、抓取装备和软件,实现印染装备互联互通与互操作。


  27.高速宽幅非织造布装备加工技术:研发宽幅高速水刺、针刺、纺粘、熔喷等非织造布成套装备,重点突破宽幅高速梳理机、交叉铺网机、针刺机和高速自动分切机等关键设备,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在线质量检测系统,研制纺丝模头等基础零部件。


  28.智能化服装和家纺装备加工技术:研发三维量体、三维设计、服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系统、智能自动裁剪、吊挂输送、自动模板缝制和成衣物流智能配送系统与装备,开发自动识别、自动抓取、立体缝制和织物拼接缝合等服装家纺专用机器人等。


  29.先进纺织仪器制备技术:研发自动络筒机电子清纱器、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新一代锭子动态虚拟功率测试仪、高速锭子动态虚拟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等;研发高端检测仪器,如单纤维分析系统、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系统、纱线干湿状态下耐磨性能试验仪;研发重大工程、工业装备、生命科学、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产业用领域各类纺织品相关检测仪器。


  30.纺织机械智能化加工技术:研发纺织机械和专用基础件智能生产线,重点突破高精度、高效率、高适应性的纺织机械专用加工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专用新型传感器和机器人等;研发应用纺织装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纺织装备智能制造过程信息物理系统(CPS)关键技术、纺织装备制造智能供应链管理技术,建设纺织机械企业的数字化工厂(车间)。


  2025年,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纺织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制造;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0%左右;国产纺织装备出口金额占比保持在全球的20%以上。


   五、 “十四五”推动实施的重点工程 


  围绕30项关键共性技术,“十四五”时期纺织行业将推动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一)纺织消费品多功能化开发重点工程


  重点发展高品质、多功能纺织消费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从纺织品整体设计、纤维开发到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和应用全产业链的加工制造体系。开发出抗皱易护理、高仿真、耐污易清洗、高效阻燃抗熔滴等功能及复合多功能聚酯纤维纺织品;耐低温、高强、弹性、低熔点等功能聚酰胺纤维纺织品;有色、抗菌、高强阻燃等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及纺织制品;抗菌防螨、阻燃、抗紫外、抗静电、导湿、抗皱、发热等系列化高品质天然纤维纺织品;柔性可穿戴、环境自适应等智能纺织品,不断提升产业化应用技术水平,开拓应用领域。


  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深入实施,不断提高个性化、时尚化、品质化纺织消费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科技、绿色、时尚的高标准要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品质与功能性纺织消费品产业链。


  (二)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协同创新工程


  围绕高性能纤维及制品产业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性能纤维高效低成本化生产技术,提高已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的高性能纤维技术成熟度,提升现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满足下游应用需求;实现更高性能纤维品种产业化生产,满足高端领域应用需求;发展全芳族聚酯液晶纤维、芳杂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保障关键原材料自主供应;加大油剂、上浆剂、树脂、模具等研发力度,不断完善高性能纤维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体系;加强高性能纤维国产关键装备设计、制造、优化提升,提高技术装备自主配套能力。加快推进大尺寸及复杂结构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研制,开发出复杂喷管预制体、大尺寸发动机包容环、大型风力叶片等结构件和产品,形成样件试制及验证技术。


  大力推动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建设,通过重点领域、重大需求、重大专项,加强产业链联合创新,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打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实现关键品种和产品的规模化制备及应用,部分品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 绿色纤维及制品产业化推广工程


  重点推进生物基、可降解、循环再利用、原液着色等绿色纤维及纺织品研发应用,促进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生物基单体、原料高效制备及生物基化学纤维重点品种规模化制备,实现生物基纤维及制品的高品质化、功能化、低成本化;不断提升可降解纤维加工技术水平,开展可降解纤维全生命周期评价;深入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再生体系构建,建立废旧纺织品分级利用机制,提升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效率。


  加快绿色纤维及制品全产业链发展,保障高品质原料自主供应,防范产业链风险,推动关键装备国产化,扩大重点品种生产规模和应用开发,实现低成本生产,拓展应用领域,不断完善绿色纤维及制品标准体系建设。


  (四)生态印染加工与清洁生产工程


  围绕印染高效低碳绿色加工,加快原创先进技术研发及应用,形成系列解决方案。加强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推进绿色环保上浆工艺,发展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进一步推广热能、水资源、染化料等的回收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生态印染加工,提高纺织品功能属性,赋予产品价值再造,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全面推进印染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进产业链协同治理,打造绿色供应链、生态产业链。加快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鼓励高水平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检测机构建设;强化绿色科技国际合作。逐步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清洁生产高效推行模式,有效削减企业的排污总量和单位产品能耗、水耗指标,提高印染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五)高性能工程用纺织品拓展应用工程


  大力发展土工建筑、应急救援、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高性能工程用纺织品,不断满足国家在相关领域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强高端工程用纺织品自主研发,加快提升材料整体技术性能和应用水平,实现关键工程用纺织材料自主生产和应用。开发出高性能土工格栅、矿用假顶网、土工管袋等土工材料,纺织基柔性路面、高强度大通量给排水软管、气柱式应急帐篷等应急救援用产品,特种绳缆网等海洋工程用产品,超低排放、高效低阻高精度工业过滤等环境保护产品。


  加强重点工程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与主要工程应用领域的合作对接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加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升级改造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品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制修订;推进国产化装备、纤维和重点产品的推广应用。


  (六)高端健康防护用纺织品研发推广工程


  聚焦安全防护和生物医用纺织品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产业链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新应用。


  加快发展医卫防护纺织材料,开发阻隔性能好、服用舒适、耐久防护及可重复利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纺织品,满足不同场景个体防护需要;发展高性能经济型阻燃防护、舒适性防割、防弹防机械伤害、软质防刺、核生化防护、电离辐射防护等安全防护纺织产品和相关技术。发展高端生物医用纤维,实现宽降解周期的可降解医用纤维材料及高生物安全性医用纤维的国产化,设计与制备可诱导组织定向再生的纺织基生物材料;发展对组织再生原位调控的食道支架、胆道支架、输尿管支架、运动损伤修复材料等响应性人工腔道材料及一体化成型成套装备;推进高端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工程化开发,实现关键产品的临床应用。


  (七)高端纺织装备制造工程


  发展重点纤维品种、纺纱制线、织造、印染、非织造布、特种织物等先进成套装备,提高纺织高端装备相关基础理论和跨领域交叉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的国产化率和质量。重点发展纺织绿色生产装备、智能加工装备,包括生物基纤维、可降解纤维、再生纤维等化纤生产机械,绿色印染装备和纺织装备能源管理系统;纺织短流程和自动化装备、纺织专用机器人、纺织智能系统与检测、纺织集聚区智能化改造等。


  加强纺织机械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建立先进纺织装备联盟,共同推进纺织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等创新与突破,鼓励和推动新技术、新装备在纺织行业示范应用。完善纺织机械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纺机行业标准的整合优化力度,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进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技术引领发展,充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国内纺织产业升级改造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装备支撑。


  (八)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


  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纺织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加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营决策各环节在智能环境下的综合集成,形成智能化工厂。以纺织装备数字化与信息互联互通为基础,结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实施,建立新一代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优先完成纺织物联标识、纺织设备与系统、工业控制网、纺织工业云平台、纺织大数据平台等相关标准的编制,聚焦纺织智能制造特色技术和模式,构建纺织智能车间/工厂标准体系。


  积极推动纺织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定制化服务和远程运维服务,增强定制设计和协同制造能力,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协同。加快发展纺织领域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或产业创新联盟,推动装备、自动化、软件、信息技术等不同领域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协同创新,逐步形成各领域龙头企业先行推进、细分领域“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纺织行业“十四五”时尚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21年6月11日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新定位,基于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迭代,顺应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逻辑,中国纺织行业的时尚发展,将实现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科技创新为支撑、优秀文化为引领、品牌建设为抓手、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创意高密集、资源高融合、产品高附加值发展,旨在构建时尚资源的集成创新生态体系,最终引领时尚消费潮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升中国时尚话语权,创建世界纺织时尚强国。


   一、 现状和形势 


  (一) “十三五”纺织行业时尚发展成效


  1.时尚研发的先导机制初步确立。作为时尚发展的先导驱动,由专业机构、重点企业、产业集群、专业院校组成的流行趋势协同研究发布机制初步形成,全面覆盖了色彩、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纺等产业链各环节,有力保障了流行趋势的系统传导与价值转换。


  2.时尚设计的原创能力明显提高。作为时尚发展的核心能力,全行业的时尚创意设计能力从过去的简单模仿阶段,逐步过渡到主张原创设计、凸显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阶段,文化承载与运用能力明显提升,设计人才梯队有效建立。“十三五”期间,全国有超过100所本科院校、300所高职院校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时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时尚发展的科技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作为时尚发展的刚性支撑,全行业时尚发展的科技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大量运用,新制造、新产品、新体验不断突破。以环保为导向的功能性材料,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模式,从设计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3D打印、虚拟试衣以及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基于环境的情境识别技术、基于全方面感知技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时尚发展的重点与亮点。


  4.时尚品牌的运营能力系统提升。作为时尚发展的主要价值载体,时尚品牌运作细分化、个性化、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国内主要大型商业实体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约4500个,增长近三成;时尚元素更多融入产品开发设计和零售渠道环节,以多品牌、多业务布局为特征的时尚集团日渐增多。原创潮流品牌消费规模逐年提升,占品牌消费的比重已超过15%;一批优势品牌到国外开设终端店铺,超过百家品牌通过世界知名时装周展示中国时尚的魅力,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


  5.时尚消费的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作为时尚发展的模式应用,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全客群、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全数据、全链路深度融合,移动互联技术、VR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裸眼3D技术不断创新流通业态、创新购物场景、创新服务体验。


  (二)存在的问题


  1.时尚创意的设计动力依然不足。时尚设计的高质量供给能力不足,抑制了有品类、有品质、有品位的消费审美,导致产品趋同、服务趋同下的产能过剩与低价竞争依然存在,适应中国消费市场的原创设计仍较匮乏。原创设计保护力度不足,设计文化创新驱动缺乏原生动力,尚未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2.时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有待加强。以时尚产品为服务目标的科技驱动力有待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创新围绕时尚产品的应用转化率依然不足,时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时尚新品的市场成熟度及时尚服务的体验感等方面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时尚文化的引领能力尚显不足。行业缺乏具有较强文化引领能力的自主品牌,消费认知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培育。部分品牌尚未形成鲜明的品牌文化基因,导致风格识别性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文化自信不足。


  4.时尚主流的话语影响力处于弱势。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中国纺织行业的时尚创造力、感召力与公信力依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多媒介、有创意、有影响力的时尚舆论导向能力不强。具有符号意义的“大师、大事和大牌”在主流时尚话语权体系中呈现缺席状态,尤其是内涵深刻、技术先进、具有相当文化渗透力的世界级知名时尚品牌较少。


  5.时尚人才的系统保障力仍需提升。伴随着时尚发展不断交叉、融合和渗透的趋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创意人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尤其是具备运营时尚产业综合技能的跨学科、跨行业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在行业内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无法适应时尚需求的快速迭代。


  (三)“十四五”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中国纺织行业的时尚发展将重点呈现三个维度的时尚特征:


  1.以需求驱动为特征的“生活时尚”。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以个性化需求、体验式服务、精神型消费为基础的生活时尚将不断引领生产方式的进化,基于快速反应、有效产能的柔性供应链将被重构。时尚新业态与时尚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时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匹配与价值统合。


  2.以时尚文化复兴为特征的“本土时尚”。以中国特色时尚文化复兴为特征,本土品牌将逐步摆脱由西方时尚文化主导的跟随型、依附型发展模式,基于传统与当代时尚文化资源的加速融合,时尚人格更趋原创、独立、丰富,国潮驱动下的“世界级时尚品牌”诞生有望。


  3.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时尚”。可持续时尚的发展,不断体现在发展观念与产业实践、供给侧到消费端的统一性,以及以绿色原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为抓手的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制造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可循环化发展。


   二、 重点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打造世界纺织时尚强国的产业愿景,中国纺织行业应加快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时尚生态,大力推动基于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业复兴与时尚创新,以科技赋能创新,以包容彰显个性,以人文塑造价值,实现纺织产业的创意高密集、资源高融合、产品高附加值,缔造时尚强国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话语权。


  1.科技创新与设计提升目标。提升以智能预测、智能设计、智能时尚供应链、智能营销为一体的时尚产业链综合管理能力;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产业时尚发展的融合,引导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注重提高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占比,工业设计投入占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持续增长。


  2.文化赋能与品牌建设目标。培育一批体现新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纺织大工匠、工艺美术大师、行业设计人才,重点推广100位纺织工业文化先锋人物;培育一批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推动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协调发展,培育百亿以上品牌价值企业超过40家,重点培育3-5个时尚品牌集团跻身国际知名品牌阵营,培育千亿以上品牌价值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的全球时尚影响力。


  3.责任践行与绿色发展目标。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组织一批企业践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速气候创新行动,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跨越,形成中国纺织行业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的可持续时尚生态。


   三、 重点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以文化为引领,提升时尚发展软实力


  1.开展时尚文化的资源梳理与应用研究。提炼中国纺织行业的特色文化内涵,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与当代消费审美的创新性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深化中国文化基因研究阐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品的技艺融合、资源转换与市场应用。以纺织工业遗产、纺织工业旅游、纺织工业文化博物馆为载体,推动纺织工业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的融合,促进产业时尚向消费时尚的认知转换。


  2.深化时尚文化的跨界融合与平台建设。注重发挥专业展会、时装周、设计大赛等时尚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融合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区域创新,促进跨界时尚资源的深度聚合。支持以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和风格的设计师与品牌“走出去”,遴选优秀设计人才予以重点扶持,布局设计价值转换的全球商业渠道,提升中国时尚的全球文化影响力。



专栏3-1  时尚文化引领工程

1.“纺织非遗”的时尚再生工程

设立“纺织非遗”时尚再生基金,开展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时尚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与渗透性研究;组织纺织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提高纺织非遗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实现有效的活态传承。

2.“时尚文化”的跨界融合工程

建立以纺织服装为主体的时尚文化跨界联盟,围绕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与市场融合,打破行业界限,横向整合时尚商业、文化艺术、影视、电子、动漫、建筑等关联产业资源的泛时尚生态,提升研发、营销、传播一体的时尚发展综合能力建设。



  (二)以设计为依托,提升时尚发展支撑力


  1.培育复合维度下的时尚设计人才。优化时尚人才支撑体系,完善时尚人才培养和成长体制机制。推动培育纺织产业不同细分行业领域内,复合型、多梯度的专业时尚人才。重点培育能够代表中国时尚、风格鲜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大师。


  2.培育平台协同下的时尚设计能力。加大工业设计平台建设,提升纺织工业时尚设计管理水平,加快纺织工业设计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和协同研发,建立健全纺织工业设计规范和标准体系。




专栏3-2  时尚设计提升工程

1.“时尚大师”与“时尚大匠”重点塑造工程

启动服装、家纺、针织等细分行业领域内的“中国时尚大师”塑造计划,引导商业资本对其拓展全球市场开展扶持。启动丝绸、染织、刺绣等纺织工艺美术领域内的“中国时尚大匠”塑造计划,组织面料设计师评选、服装制版师大赛等职技竞赛,倡导“艺技融合”的工匠精神。

2.“高质量时尚设计平台”创建工程

创建可输出高质量产品设计的专业型研发平台。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纺织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培育评定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水平居全国先进地位的纺织行业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完善时尚设计创新组织体系。



  (三)以科技为驱动,提升时尚发展硬实力


  1.加快纺织智能时尚的数字化升级。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尚设计体系,发展集成设计、系统设计、柔性设计、互动式设计和情感化设计等,加快3D、5G、AI、VR、传感等核心技术的交叉融合,加快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时尚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利用虚拟技术提升智慧零售的时尚体验,强化数据对时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赋能、赋值、赋智作用。


  2.加快纺织时尚柔性制造的模式升级。构建以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技术为核心的时尚制造体系,促进以建模仿真、立体编织、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型制造技术与时尚产品的跨界融合发展;紧跟流行趋势和消费需求,以小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模式实现适时、灵活、便捷、快速响应的定制生产。




专栏3-3  科技创新驱动工程

1.人工智能时尚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中心,构建智慧趋势研究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开发色彩、图案、面料、款式等设计要素的识别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情感化计算框架和生成式设计模型,开展时尚创意设计。

2.大规模个性化时尚定制升级工程

推进服装定制交互平台技术、模块化设计、便携式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远程协同设计和3D动态时尚体验技术。


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设计(CAD)、研发(CAE)、生产(CAM)的集成应用,实现人体数据采集、虚拟试衣、样版和工艺的自动生成、柔性生产加工的无缝连接,实现服装智能制造的设计研发生产新模式。



  (四)以品牌为主体,提升时尚发展承载力


  1.加强品牌的消费引领能力建设。培育一批承载中华文化、引领时尚消费的“国潮”品牌,推动企业与独立设计师开展时尚供给、创意设计与渠道建设等合作,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持续推进品牌价值评价,培育一批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优势品牌。


  2.加强品牌的资源集聚能力建设。制定区域品牌战略规划,着力提升区域内部协同发展能力;建立规范集体商标使用与管理机制,注重区域品牌美誉度与影响力提升;开展区域内竞争力优势企业遴选,充分发挥优势品牌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协调发展。

   


专栏3-4  时尚品牌建设工程

1.“国潮”品牌培育工程

制定实施“国潮品牌培育计划”,培育一批中国文化特色明显的“国潮”品牌,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潮流消费方式研究,鼓励支持中国品牌日、时装周、博览会、时尚节等行业活动设立国潮专区;持续深化“基于中华文化的当代礼仪着装指南”工作,鼓励支持基于中华优秀文化的礼仪服饰设计与着装应用。

2.“中国品牌消费节”工程

组织一批优势纺织服装自主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每年开展“中国品牌消费节”系列活动。联合线上平台在510中国品牌日、618、双11等期间开展网络直播、即秀即买等多种形式的消费节活动,设立中华文化特色、智慧生活、健康生活、匠心生活、以旧换新等特色专区;联合各地商业综合体、创意园区、特色小镇、文化老街、艺术博物馆等时尚文化地标,组织开展优秀品牌与非遗作品发布秀、DIY创意手工制作、线上及现场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的品牌消费节活动。



  (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提升时尚发展责任力


  1.加强可持续时尚的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构建可持续时尚标准化评价体系,推动标准化评价体系与国家政策法规的有效对接;完善可持续时尚原料、技术、产品的认证,适时应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可持续时尚追溯体系。


  2.引导可持续时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中国时尚产业的气候创新2030行动路线,提升时尚品牌的能源利用效率,强化产业协同,加速低碳化转型,推进时尚品牌从末端治理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新生代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研究,组织编制《纺织品服装可持续时尚消费指南》,利用大型行业活动、社会媒体、网络直播平台等,加强对可持续时尚消费理念的宣传推广,促进可持续时尚对于消费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广泛渗透,切实引导广大消费者践行可持续消费。


专栏3-5  可持续时尚竞争力塑造工程

1.可持续时尚诚信供应链推广工程

建立以责任发展为目标、行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的行业企业诚信体系。以企业管理诚信建设为重点,以产业链诚信为突破口,以诚信文化、诚信人才建设为抓手,打造负责任和受尊重的中国纺织时尚新形象。

2.可持续时尚消费引导工程

建立基于“互联网+”智能可追溯体系;倡导避免过度消费、提高产品耐用性能与绿色审美倾向,鼓励企业通过开发修补、分享、租赁、转卖和定制等服务,鼓励消费者建立绿色、环保、具备文化自信力的消费价值观。



   四、 保障措施 


  (一) 给予税收和金融支持


  1.加强税收政策支持时尚品牌发展。对于全链路数字化升级的纺织服装时尚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对于独立设计师品牌,一定期限内给予税收优惠,其中获得国内外知名设计类奖项的品牌给予适当期限延长;对于大学生从事纺织行业时尚发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一定期限内给予税收优惠。


  2.鼓励引导金融支持时尚品牌发展。鼓励引导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时尚发展的纺织服装企业和市场化独立设计师品牌;积极稳妥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时尚供应链金融,为促进时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二)引导加大资金支持


  1.加大纺织行业时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支持优势时尚品牌企业布局海外市场,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支持独立设计师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参加国际知名时装周等展演活动。


2.积极引导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等联合建立时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和时尚创意园区、特色小镇等时尚载体建设;支持产教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双导师制度。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发挥行业协会协调、服务作用。组织开展优秀品牌、优秀人才、时尚载体的申报、推荐工作及品牌、人才培育活动,协助品牌“走出去”及资源“引进来”。


  2.发挥行业协会研究、监测作用。组织专业机构和行业专家建立健全城市时尚指数评价体系、时尚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人体数据标准体系等基础研究体系,加强推广应用;及时监测行业发展状况,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四)实施示范引领


  1.加强优秀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选树优秀的区域品牌作为试点示范宣传推广,支持开展优秀企业品牌和设计师品牌遴选与宣传推广活动。鼓励支持各地围绕纺织行业时尚发展举办时尚论坛、专题研讨会等交流活动,加强政产学研商等各界交流,推广纺织行业时尚发展先进经验。


  2.有序推进时尚载体建设示范引领。由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联动,加强创意园区、时尚街区、特色小镇建设,选树一批标杆持续开展试点示范,进行广泛宣传与经验推广。


  (五)优化产业时尚发展的生态环境


  1.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时尚品牌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话语权;持续改善规范线上营商环境,切实落实电商平台责任;大力倡导产业链诚信,约束失信企业,建立金融信保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建立时尚品牌的知识产权信用公示制度和纠纷预警机制。


  2.引导社会各类媒介的正向推广。立足国内国外的时尚舆论体系引导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和社交平台等各类媒介,加大对时尚文化、时尚品牌、时尚活动的多维度、创意化推广,广泛传播时尚消费理念,宣传健康消费方式,展示鲜活、立体、全面的中国纺织行业时尚发展面貌,打造融通中外的新理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中国时尚品牌影响力与中国时尚文化自信。



纺织行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21年6月11日



  纺织工业是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是实现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底线。“十三五”以来,全行业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基本建成纺织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十四五”时期,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纺织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将成为大势所趋和重要之策。根据国家和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有关工作部署,在总结“十三五”纺织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导意见。


   一、 现状和形势 


  (一)  “十三五”绿色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是建设纺织强国的冲刺阶段。纺织行业贯彻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任务要求,基本实现纺织强国可持续发展和“十三五”纺织行业绿色发展目标。


  1.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在产能增加基础上,能源消耗量保持微增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5.5%。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二次能源占比达到72.5%。屋顶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应用,使用天然气大量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取水量逐年下降,万元产值取水量累计下降11.9%。


  2.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莱赛尔(Lyocell)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聚乳酸纤维、壳聚糖纤维等生物基纤维材料制备技术获得突破,原液着色纤维的制备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无聚乙烯醇(PVA)上浆技术得到发展;连续式机织物成套印染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低能耗气流染色机、气液染色机以及低浴比溢流染色机成为主流间歇式染色设备。


  3.污染减排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累计下降超10%。废气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化学品管控意识不断提升,产品生态安全性普遍增强。


  4.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突破。喷水织造废水回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膜法水处理等废水资源化技术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印染废水热能回收、定形机尾气热能回收等热能回收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化学法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化突破技术瓶颈,物理法和物理化学法循环再利用纤维产业化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旧衣零抛弃活动深入推进,废旧纺织品分类回收、科学分拣、高效利用等效率和水平稳步提升。


  5.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形成。进一步推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社会责任的维度和内涵不断拓展,并且向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工厂覆盖,55家纺织企业加入时尚气候创新2030行动。绿色设计理念在行业内获得广泛认可,2016年以来共有251种绿色设计产品、91家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被国家列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名录,完成40余项绿色标准制定和发布,头部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正在加速融入纺织产业链体系。


“十三五”以来,纺织工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困扰发展和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绿色环保创新投入偏低,创新型人才缺乏;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相对较弱,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进展较慢,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作用不强,绿色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引导绿色可持续消费力度不够;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建设缓慢等。


  (二)“十四五”绿色发展形势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生态风险是人类生存面临百年变局中的严重威胁之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同责任和战略措施。我国向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需要纺织工业做出绿色变革的表率和责任践行,把行业的环境责任全面纳入产业价值体系、创新体系和管理体系,有效驱动行业绿色转型发展。


  2.建设美丽中国新要求。“十四五”期间,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为国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性构想。同时,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等,成为国家具体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着力点。这些必然对纺织行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和迎来难得机遇。


  3.稳定经济发展新动力。新冠疫情引发的逆全球化促使各国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加速重构本国产业体系。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设置绿色技术壁垒,将给我国供应链安全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构建信息透明、可追溯的绿色供应链体系是规避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重要手段。后疫情时代,全球将提供更多资金、技术和资源用以提振经济,绿色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国内居民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国内消费升级大趋势引领下,绿色、健康、安全、舒适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对纺织品服装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之后,人们更加重视生命安全和健康,绿色化消费趋势将为纺织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下提供正确的市场取向。


   二、 总体部署 


  (一)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纺织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履行环境责任导向,以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产业链高效、清洁、协同发展,为国内外消费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纺织产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引导绿色消费,推进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性原则。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坚持市场导向,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市场原动力,把握绿色健康消费新趋势,让绿色资源变成绿色财源,形成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与消费观念升级良性互动,培育绿色发展市场机制新生态。


  2.坚持创新性原则。积极推进行业绿色发展理念、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全局,强化产学研用创新融合,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环保装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创新成果深度融合,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探索绿色发展服务新模式,增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动力。


  3.坚持系统性原则。从原材料、研发、制造、产品、销售全面实施绿色转型,扩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给链建设,逐步形成全行业绿色投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流通体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


  4.坚持协调性原则。坚持行业发展与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安全相适应,产业结构与区域功能定位相统一,行业当前问题与长期发展相结合,内需市场与国际化发展相协调。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在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履行环境责任取得积极进展下,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1.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消费增速进一步减缓,主要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降低13.5%,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有所提高,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2.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水资源消耗量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较2020年降低10%,印染行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进一步健全,循环再利用纤维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15%。


3.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基本普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废气得到有效治理。


4.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推行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全力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推出更多绿色纺织产品。将绿色纤维标志与认证体系建设纳入产品绿色设计中,鼓励龙头企业绿色采购,打通更多绿色产品销售渠道,引导绿色消费。


 三、 重点任务 


(一)推进能源优化提升,积极促进低碳发展


1.推动能源消费优化升级。加强自备锅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效推进企业或园区实施煤改气和煤改电进程,鼓励企业继续提高二次能源消费比重,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补充能源,加快分布式能源中心建设。推动企业和园区做好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消减“双降”试点示范。


2.促进能源效率稳步提升。强化节能减碳标准约束,引导支持企业低耗能、低耗水项目建设。运用能耗限额、取水定额、行业规范条件等标准法规,推动行业绿色升级改造,着力提高绿色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低能耗纺织产品。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树立能源高效利用企业示范样板。


3.强化能源管理持续完善。推动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能源计量自查、能效评估和对标、设备管理人员节能培训,发掘节能潜力。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使用高效低耗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节能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保温保养,提高机台能效及余热利用水平,鼓励采用智能化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加工等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制定行业节能低碳标准,鼓励厂房绿色设计。


专栏4-1  节能减碳重点工程

1.纺织装备能效提升工程

加快突破闪蒸法、熔喷、静电纺、纤维素纤维溶液纺丝直接成网、熔融共混相分离等纤维材料的产业化制造技术及装备,开发大容量生物基纤维成套装备、废旧聚酯纤维及纺织品再生装备,研发编织一体化技术和装备,推广高效节能喷水织机,发展针织物和涤纶织物连续式印染成套设备、非水介质印染成套设备,突破高精度针织物圆网印花机、高速全幅宽数码印花机、针织物拉幅定形机等单机装备。

2.公用设施能效提升工程

实施照明设备、电机、空调机组、空压机等用能单元系统化节能改造。

3.节能低碳改造提升工程

推广低温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和染色、分散染料低温染色和印花、分散染料碱性染色、蒸汽热能分级利用等节能技术,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窑炉化石燃料替代和余热利用技术,加快绿色纤维制备、废旧纤维循环利用等低碳技术的研发、示范与推广,加快纺织园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加强园区集中供热制冷,余热余压梯级利用。

   

 

(二)加强污染消减力度,保障产业生态安全


1.强化清洁生产。以绿色技术驱动产业链各环节降低污染物产排量为核心,深化生产全过程和纺织园区系统化污染防治。制定有毒有害物质替代目录,加强无毒无害物质开发和应用,重视新兴污染物治理,加强可降解纤维材料研发应用,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加大清洁生产改造力度,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重点污染物产排量。


专栏4-2  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

1.有毒有害物质替代重点工程

加强高效环保型浆料、染料和印染助剂、高效环保化纤催化剂、油剂和助剂的研发及应用,开发推广绿色环保型阻燃、防水等功能性后整理助剂,推广生物酶技术在羊毛无氯丝光和防缩处理中的应用,在棉纺织行业推行无聚乙烯醇(PVA)上浆或少浆料上浆,在化纤行业推行无锑环保聚酯产品,在印染行业严格控制染化料助剂使用。

2.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工程

攻克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聚丁二酸丁二酯)、PHBV(聚羟基丁酸戊酸酯)、FDCA基聚酯(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等关键原料制备和高效聚合反应等核心技术,攻关莱赛尔纤维专用浆粕和NMMO溶剂、1,3-丙二醇、丙交酯等生物基单体和原料的关键制备技术。

3.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制备和应用重点工程

突破莱赛尔纤维国产化装备大型化技术、低成本原纤化控制技术、溶剂高效回收技术,建立单线纺丝能力6-10万吨/年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开发10万吨级L-乳酸-丙交酯-聚合-聚乳酸(含熔体直纺)纤维规模化高效制备技术。提升国产虾(蟹)壳、海藻原料高效提纯、制备关键技术,攻克万吨级海藻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高浓度海藻纺丝液制备及清洁纺丝技术。攻克高效低成本壳聚糖提取关键技术及高效清洁化纺丝技术。

4.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工程

研发和推广锦纶6熔体直纺、氨纶多头纺丝技术,研发和推广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无碱或低碱前处理、低盐或无盐活性染料染色、生物质色素染色、活性染料低尿素或无尿素印花、电化学还原染色、等离子体印染、液氨整理、多功能机械整理等少化学品印染技术,重点攻关数码印花设备的打印喷头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高速数码印花机及高精度打印控制与缺陷检测系统,研究OnePass设备、数码+网印联合机、双面数码印花机等新型数码喷墨印花设备。



2.提高用水效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废水资源化,鼓励纺织企业加大循环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力度,建设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完善行业节水标准,推动企业用水效率对标达标。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加强用水管理和水系统集成优化,创建一批典型节水示范项目和标杆企业。


专栏4-3  水效提升重点工程

1.节水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工程

研发推广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针织物平幅连续染色、涤纶织物少水连续染色和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等节水印染加工技术。进一步推广化纤机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针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小浴比间歇式染色、分散染料碱性染色、高牢度涂料印花、低尿素活性染料印花、低盐低碱活性染料染色、高速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技术。

2.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重点工程

推进企业内部用水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开展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严控新水取用量,有条件的企业或园区,将市政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的补充来源。

 


3.加强协同治理。深刻认识新阶段污染防治工作的新形势、新特征,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推进化学纤维制造、化纤长丝织造、印染等重点行业产业集聚,推进纺织园区集中供热、供汽,统一进行废水处理、污泥处置,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升级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无组织废气收集和处理技术应用,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珠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纺织产业聚集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防控产业链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


专栏4-4  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1.水污染物治理重点工程

研发推广含盐染色废水循环利用、高级氧化、膜处理技术等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发低成本高回用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废水近零排放和定形机废气高效收集处理及余热回用技术。

2.大气污染物治理重点工程

推进含量产品源头替代,督促企业建立原辅料台账,使用数码印花用油墨、涂料等符合标准的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含量产品;推广粘胶纤维低浓度含硫废气治理技术;采用高效适用的定形机、涂层废气处理装置,在原辅料称料间安装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强化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提高VOCs治理设施废气收集率、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水平,对重点企业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推动循环发展


1.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对现有纺织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实现集中供水、集中供热、集中治污,构建“废布再生短纤、中水循环利用、污泥焚烧发电、余热余压利用”的循环产业链。促进废旧纤维再利用企业集聚化、园区化、区域协同化布局,提升行业清洁化水平。


2.推进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旧衣“二手市场”的开放和建立,建设再生产品认证体系。促进以中心城市为载体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示范基地建设,与市场化回收和工业化再利用对接,注重引导和加强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物流网点布局,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加快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


3.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研究制定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领域标准规范,建立行业鼓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索再生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路径。深入研究废旧纺织品资源价值核算方法和评价指标,逐步构建支撑再生纺织品生态价值的市场机制。


   

专栏4-5   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

1.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重点工程

实施化学法循环再利用涤纶(DMT法)产能提升项目,实现单线产能达到5万吨/年;实施化学法(BHET法)循环再利用涤纶产业应用试点项目,建成3万吨/年生产线;实施瓶片直纺循环再利用涤纶长丝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年产3万吨高品质长丝产业化生产线。推进循环再利用锦纶、丙纶、氨纶、腈纶及高性能纤维等品种的关键技术开发。

2.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重点工程

重点突破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学法聚酯醇解、胺解机理等再生利用关键工艺技术,推进含棉/粘胶纤维的废旧纺织品分拣、回收和绿色制浆技术,加大对废旧军服、警服、校服、各类工装等的定向回收、梯级利用和规范化处理,研发分拣、开松、成网一体化设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部城市群等为中心,建设覆盖重点省市的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回收、分拣、拆解、规范化处理基地。



(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稳步提升绿色发展


1.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开展绿色产品评价,发布绿色产品目录,促进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良性互动。鼓励企业和园区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化改造提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规,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构建从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培育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机制。


2.建立绿色化规范化标准体系。着力强化标准引领约束,推动绿色标准贯彻实施,引导企业运用绿色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推进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和成果应用。适时制修订重点产品能耗限额、取水定额及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纺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推动印染、化纤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制定“十四五”行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路线图,建设行业绿色数据库,加强印染、化纤等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行业规范管理,提高绿色发展基础能力。


3.开发推广绿色制造技术。推广无水/少水印染加工技术和装备,加快熔体直纺、印染短流程等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开发废水资源化、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新技术,实施定型机废气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加强有毒有害化学品替代技术开发,逐步限制壬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的使用,开发生物基纤维,扩大废旧纺织品在土工建筑、建材、汽车等领域的再利用水平。


专栏4-6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程

1.绿色化、智能化印染生产线重点工程

推进印染单机台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提高染化料自动称量、配制、输送系统、印花自动调浆系统等自动化装备在行业中的覆盖面,拓宽高性能传感器和印染生产线在线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构建智能化颜色及工艺管理、生产流程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半制品快速检测系统,实现对机械参数、工艺参数、能源消耗和过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提升印染全流程信息化整体水平。

2.绿色制造示范项目重点工程

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等特征的绿色纺织品,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引导企业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标准建设绿色工厂;优化纺织园区用地布局和产业链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加强能源资源循环利用,加快资源环境统计监测基础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绿色纺织园区;通过建立采购、生产、营销、回收等全过程信息可追溯信息系统,推动龙头企业责任延伸,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践行环境责任,形成一批绿色供应链企业。


   

(五)引导产品绿色消费,实现成果共享发展


1.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眼于全球资源配置,加强境外绿色纺织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服务走出去。加强工业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吸引全球尖端研发资源和先进技术向国内转移。推动多边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互动,支持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交流活动。


2.提升绿色服务平台支撑作用。依托现有的各类纺织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协会组织,重点围绕绿色产业补短板、强弱项、段强链。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共同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加速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发和构建纺织行业绿色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研究重点纺织产业集群生态环境状况和相关环保要求,识别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开展综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加强环境应急预警领域的合作交流,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研究重点出口国或出口地区的绿色政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指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履行环境社会责任,降低贸易风险。


3.营造绿色发展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引导绿色消费,推动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依法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总结纺织行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完善宣传渠道和长效宣传工作机制,树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优秀典型。


专栏4-7   生态文明宣传引领工程

1.优秀案例引领工程

引导和带动企业、院校及相关机构积极参加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总结形成一批行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树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优秀典型。围绕可持续时尚、产业绿色转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等重要议题,推动和创建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品牌,如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地球表白日、旧衣零抛弃等。

2.绿色发展宣传平台创建工程

广泛动员各类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平台,以主题采访、拍摄宣传片、出版图书、报告等方式,加强优秀案例新闻宣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机构搭建或利用国际性会议、论坛、展会等平台,组织策划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向世界展示绿色发展实践成果。



   四、 保障措施 


  (一) 政策保障


  严格环境准入,执行国家关于化纤、印染等重点行业排污许可管理。加快节能、节水、清洁生产、污染排放等标准制修订,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作用,鼓励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提标升级。鼓励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围绕产品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和评价制定国际标准。


  (二)资金保障


  充分利用财税、金融等现有资金,多渠道筹措绿色转型发展资金,深化产融合作与投融资对接,利用绿色债券、税收优惠等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转向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绿色制造、行业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推动纺织产业链优化提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组织保障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强国战略,加强政策规划、标准法规等方面的建言献策和宣传引导。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相关企业调查、行业研究、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测认证、贸易摩擦、展览展示、新闻宣传等服务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引导纺织企业用好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反映行业发展动态、企业诉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人才保障


  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纺织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合作模式,结合市场导向和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规则、熟悉环保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促进人才向产业绿色化集聚。构建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专家智囊团,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五)社会保障


  提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宣教能力,加强信息传播能力建设,建立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平台,做好产业政策宣传引导,加大信息公开和新闻宣传力度,维护公众的环保知情权。注重树立先进典型,讲好纺织环保故事,组织开展经验交流,营造绿色发展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形成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第一时间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今年1-5月以地毯为主的纺织品成青海省第一大出口商品

展会新闻
|
2021/7/5 13:19:00
0

7月起这60项纺织行业新标准已实施

每日头条
|
2021/7/5 13:18:00
0

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

即时新闻
|
2021/7/5 13:15:00
0

跨境电商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增量巨大!

商城快讯
|
2021/7/5 13:14:00
0

线在•中国 加入高士可持续时尚之旅: 奇料妙线 美好生活新境界

新闻速递
|
2021/7/5 12:52:00
0

价格行情:成本端有利支撑 6月涤纶长丝震荡上行

行情分析
|
2021/7/5 10:23:00
15

价格走势:6月涤纶短纤期现货价格探底弱势反弹

市场动向
|
2021/7/5 10:20:00
31

中国纺联党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专题学习交流会

即时新闻
|
2021/7/5 10:19:00
2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当数字技术开始实体化,时尚零售如何走好下一步?

近年来,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并在全球市场占比领先,2020 年更是实现了 48%涨幅达到 3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0755-3290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