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李陵申: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新时代纺织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12/10 21:01:00 来源: 评论(0)10450

纺织之光中纺联科技教育奖励大会李陵申

  12月6日,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在会上的发言引起广泛关注,《纺织服装周刊》特将讲话原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新时代纺织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2019年纺织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

  2019年12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纺织之光”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发布并表彰“纺织之光”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教育教学成果奖、教师奖、学生奖、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通报表扬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发布并表彰中国纺织行业专利奖,对2019年度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授牌。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纺织科技、教育工作者和同学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下面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与会代表介绍2019年纺织科技教育奖励工作基本情况,并就下一步纺织科技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2019年纺织科教奖励工作基本情况

  (一)纺织科技奖

  为更好适应国家科技体制与科技奖励改革新形势,鼓励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纺织科技奖质量水平和打造纺织科技奖品牌,2019年度纺织科技奖进行了较大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奖项结构。一是增设了技术发明奖(一、二等奖);二是将“桑麻学者”纳入中纺联科技奖序列评选,更名为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三是将科技进步奖三个等级调整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至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形成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的奖励体系。

  2019年,纺织科技奖共授技术发明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77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62项;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4人。今年科技奖的授奖比例大幅下调,仅为48%,大大低于往年的60%左右,“含金量”得到明显提升。

  从获奖项目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及其应用技术实现突破。以湿法纺丝高强PAN基碳纤维为代表的一批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及复合材料关键技术成果,不仅突破了纤维材料本身的技术难题,而且为产业用纺织品等后道产业链应用提供了材料和技术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纤维材料在新兴产业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纺织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迭代升级。以棉纺智能化工厂、针织数字化车间、化纤长丝卷装作业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实现了装备与控制系统到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并开展了生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应用,推进了纺织智能化转型升级。

  三是绿色节能环保成为科技创新不懈追求的目标。以高值化聚酯纤维柔性及绿色制造集成技术、纳米颜料胶囊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成果,实现了材料、工艺与装备方面的绿色环保技术突破,助推了行业的绿色制造进程。

  四是标准与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和创新形式。今年获奖的标准与检测项目,不仅体现了新材料基础数据研究、纺织品功能性与检测技术方面等创新成果,同时也彰显了我国纺织工业在技术与标准上的国际话语权。此外,今年获奖的科技项目,三分之二属于产学研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成果,进一步体现了协同创新与交叉融合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

  本次获得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的4位获奖人,在我国纺织行业相关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性成就,对推动纺织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另外,中纺联今年继续开展了纺织行业专利奖评审,15项专利获中国纺织行业专利奖金奖,69项获优秀奖。中纺联认定了第二批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26家,纺织技术创新中心13家。

  (二)教育奖

  2019年度教育奖包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教师奖和学生奖两部分。今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面向纺织服装本科院校,共授奖327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239项。教师奖和学生奖在14所本科院校和2所高职院校展开,共评出教师特别奖1人,教师奖22人;学生特别奖2人,学生奖152人。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双创教育、学科竞赛、产教融合等方面,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经过艰苦努力获得的创造性成果。获奖教师和学生是我国纺织院校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先进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反映了广大师生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三)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

  2019年度的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共授予10个项目,集中代表了针织内衣行业在功能性针织产品开发、针织供应链平台建设、内衣装备提升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对针织内衣行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了针织内衣产品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纺织技能人才奖励工作

  2019年度纺织技能人才奖励工作围绕劳动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根据中纺联《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和《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奖评价办法》的规定,经评选,授予张学明等24名同志“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报表扬为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的通知》精神,中纺联与人社部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烟草轻纺工会共同主办了“2019年全国纺织行业经编工和服装制版师职业技能竞赛”,与中国财贸烟草轻纺工会共同主办了“2019年全国纺织行业长丝织造织布工、整经工和纺织设备保全工职业技能竞赛”。按照竞赛奖励规定,经编工、服装制版师、织布工、整经工和纺织设备保全工五个职业全国决赛前六名选手共30人,获得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的“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将对经编工和服装制版师两个职业技能竞赛前三名共6位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纳入高技能人才表彰计划。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在培训群体、培训主体以及培训补贴上明确了政策保障,职业技能提升已成为国家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中纺联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奖励工作,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当好工匠的内生动力,为纺织实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二、当前纺织科技创新工作

  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一)纺织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各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大国之间科技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世界科技大国在基因编辑、量子、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领域和信息、能源、先进制造等基础性科技领域纷纷加强战略性和针对性布局,确保紧跟新科技革命浪潮、把握发展先机,以期形成非对称战略优势。全球科技有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从诸多新兴领域实现突破,并将对全球经济与国际关系等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全球产业格局、商业模式等也将受新兴科技创新的影响而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科技因素对国家间实力对比、战争形态演变以及国家外交资源构成的影响将进一步上升,进而推动国际格局的演变。与此同时,在超级大国零和竞争思维和“自身优先”理念的影响下,众多不确定因素成为了影响全球科技、经济、军事格局最突出的变量;去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科技封锁交织,强烈冲击国际社会数十年来形成并稳定运行的规则与秩序,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和科技发展环境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用明显下降,深刻影响未来的发展态势。

  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创新成为大国战略博弈重要战场的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中既蕴含机遇,也面临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是我们面向未来必须抓住的重大战略机遇。当前,世界科技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向网络化、生态化转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科学、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加速突破,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轨道变化,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赶超“机会窗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跨越新世纪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达2.18%;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居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居世界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5%;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78万亿元。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扩大,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纺织工业也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创新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纺织工业将成为中国最有潜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工业部门之一。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2.9万个,占全国工业的9.5%,占制造业的10.1%;从业人数1103.2万人,占全国工业的9.6%,占制造业的10.5%,加上批发零售从业人数总人数达到1612万人;总资产5011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4.8%,占全国制造业的6.2%;总营业收入64060.8亿元,占全国工业的5.4%,占制造业的6.1%。2018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546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767.3亿美元,占全球36%以上。从原料供应、设计研发,到纺织品加工、后整理、运营销售,中国纺织工业已成为全球体量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工业领域。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2018年,我国纺织工业的研发(R&D)投入为47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3.60%,研发投入强度为0.88%,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0.41%;与5年前相比,我国纺织工业从业人数减少了367.5万人,总资产却增加了4047亿元,人均资产增加了15万元,这充分体现了科技在行业提质增效的效用。2011年以来全行业共有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国纺织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和战略重心。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纺织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诸如后发优势逐渐减弱给行业带来的挑战,学习借鉴吸收创新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日益萎缩,研发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产业集中度低造成的研发投入强度和成果转化率低等。未来,以前沿技术创新代替技术模仿必将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未来纺织科技工作新的关注点

  1、紧跟时代科技潮流,主动融入发展大趋势

  每一个时代都有正在突破的科技,和随着科技突破带来的繁荣。在1760年,人类突破的科技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工业由此逐渐发展起来。1850年,人类突破的科技是电器的广泛使用,世界进了电气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区块链”成为舆论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瞄准技术变革前沿,展现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方向把握力、前瞻判断力和未来预见力,也让“区块链”走进大众视野,成为金融资本、实体经济和社会舆论的共同关注点。当前,以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已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延伸,覆盖了供应链金融、互助保险、清算与结算、资产交易等金融领域,也覆盖了商品溯源、版权保护、医疗、物流、电子证据存证、电子政务等非金融领域。在纺织产业中,区块链技术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可以增强纺织服装价值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信度以及品牌度。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技术之一,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有机融合,将极大提升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历史上,一项技术带动整个社会变革的事情曾多次发生,它们通常遵循一个模式,即:新技术+原有产业从而创造出新产业。从工业革命开始,几次主要的技术革命都遵循相似的规律:首先,大部分现有产业借助新技术产生新产业;其次,并非每一家企业都要从事新技术产品本身的制造,更多时候它们是利用新技术改造原有产业。历史上那些有意无意接受了这个规律的企业家,常常会在下一个新时代又站到了浪潮之巅。每次技术革命都会诞生新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我们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跟上新的时代,才能在未来的商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上,纺织工业应当说是最有历史渊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使纺纱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持续吸纳新技术、主动融入科技发展大趋势以保持产业的持续革新是保证我国纺织工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

  2、科技元素已成为引导消费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时发力,消费升级不知不觉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技元素已成为引导消费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些年来,“黑科技+”产品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消费视线中,无论是各类电子产品,还是家居用品、户外运动装备和智能化可穿戴服装,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被商家挖掘应用到各类产品中,成为了商品宣传的亮点。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文化水平、科学素养不断加强,商品的科技元素也渐渐成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据毕马威全球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在认同新科技方面领先全球,超过半数受访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对新科技非常感兴趣,每当有新产品推出市场便会率先购买,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9%;最近几年国内火爆的各类众筹平台也印证了上述调查研究。

  3、一场基于纤维材料的工业革命对纺织的再认知

  随着基因工程、高分子合成改性、纳米材料、半导体电子器件等诸多学科和技术的介入,当下纤维材料的内涵已大大改变。一个以纤维材料为基础,具备多材料、多结构、多功能、超性能和绿色化等特点,能够感知、计算、储能、通信、执行的新型基础材料,已经出现并走向市场。这种被国际上称为“革命性纺织纤维”的新一代纤维,将成为功能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以及先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基础,对众多传统及新兴产业产生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影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率先意识到新一代纤维将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相继发布了相关国家战略或计划,从包罗数十个产业领域的战略高度和远眺20年后的时间跨度来理解及勾画该产业,并通过技术突破、产品革新、跨界融合,以期在新一代纤维发展大潮中率先布局。

  与此同时,新一代纤维材料的变革还将对未来纺织品设计和制造技术产生深远影响。在产品设计上,过去我们更多是从纤维特性和织物结构出发,而未来则可以从应用端对纤维结构进行编辑和设计,直接实现所需要的产品功能。在制造技术上,新一代纤维材料不仅对传统纺纱织造工艺、装备提出了新的革新要求,同时,以建模仿真、立体编织和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制造和增材制造等新型制造技术也将逐步采用。新一代纤维和纺织产品将超越穿戴和美感的传统概念,在力、热、电等方面拥有不同以往的高性能,并集成数据传输、能量存储等全新应用,全方位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在2019年法兰克福产业用纺织品展览会上,通过“城市生活——未来之城”展示空间,向人们展示了智能纺织、建筑和土木工程、汽车、医疗、运动和危险防护等领域的高技术纺织品,呈现出一个精彩的未来纺织世界。

  总而言之,纤维作为一种构筑自然万物的基础物质形态,纺织作为一种刚柔并济、变化多端的制造成型技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下,未来纺织产业将在美化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土工、建筑、国防军工、安全防护、交通工具、新能源、食品等众多领域不断拓宽应用范围,一场基于纤维材料的工业革命将掀起世界对纺织的重新认知。

  三、对下一步纺织科技工作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我国纺织工业要紧跟党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调整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立足在重点领域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立足全面提升我国纺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研究编制《纺织工业“十四五”科技进步纲要》,加强前沿技术研判,及时调整科技创新的方向路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重点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引领行业科技发展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纺织工业未来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四大方向开展科技攻关。

  1.纤维新材料。重点突破基础纤维、关键战略纤维与前沿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先进功能、高仿真、生物基等基础纤维,高性能T1000、M55碳纤维、对位芳纶等关键战略纤维,以及纳米纤维、智能纤维、生物医用等前沿纤维。力争到2025年,先进功能、生物基、可降解等基础纤维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碳纤维T1000、芳纶1414规模化制备技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纳米纤维实现产业化,智能、生物医用纤维部分品种实现产业化。

  2.先进纺织制品。重点发展应急与公共安全用纺织品、土工建筑用纺织品、海洋用纺织品、环境保护用纺织品、纺织复合材料、医卫健康用纺织品、高端消费纺织品。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创新体系,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能够满足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先进产业用纺织品在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批量应用,国产化率提高20%;大部分功能纺织面料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纺织绿色制造。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化学品、高效纺织化学品利用及短流程印染技术、非水介质印染加工技术、低温节能印染新技术以及循环再生纤维利用技术。到2025年,印染工业能耗降低20%以上,全行业水回用率达到40%,废旧化纤纺织品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10%以上。

  4.纺织智能制造。重点研究纺织机器人、纺织智能检测、短流程纺织工艺、智能织造、智能染整、智能缝制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推进纺纱、化纤、印染、针织、非织造布、服装、家纺等智能工厂建设,形成纺织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到2025年,纺机行业实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全面转型升级;化纤、纺纱、织造、印染等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与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大批量定制;纺纱智能工厂实现万锭用工15人以下。

  (二)加强新时代纺织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

  1、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纺织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武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深邃内涵,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纺织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工作推进上始终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来开展。

  2、坚持做好基础研究,强化纺织科技创新根基。“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世界纺织科技强国的根基;行业应当在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上聚焦发力,在新科技革命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方向上聚焦发力,在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聚焦发力,在关系国家战略必争领域上聚焦发力,着力提升致命短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能力,推进行业进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打造纺织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

  3、坚持需求导向,完善创新体系和成果转换平台建设。构建由创新供给、创新需求和创新载体相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创新供给方面,一方面结合国家战略、重点研发计划、行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和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开展自主创新的研究;另一方面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研究共性技术、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开发重点项目等方式,打造产业技术供给体系。在创新需求方面,组织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共同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借助产融结合和专业人员凝炼和挖掘出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卡脖子”的难点、痛点和关键技术,定向发布企业提出的急待解决的技术需求,对接第三方专业科研院所、国内外大学共同研发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打通技术需求和供给的通道。在成果转化方面,采用“一体两制”等新的体制机制,构建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引进或积聚国内外领军人才,布局建设新型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推进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成果转化机构可由多方共建、混合所有,资产的所有权归投资方所有,机构的运营权、成果的所有权、收益的分配权与团队共享,对研发成果转化机构的考核更多聚焦于促进产业创新提升、经济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以盈利为目标。

  4、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叠加效应。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向高质量转变,既向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也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庞大市场。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技术、资本、人才市场为纽带,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作用,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开发;也要发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的引导作用,借助国家相关科技专项、基金等“政策性金融”,以及行业内国家级创新中心、孵化园、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调动产业科技创新积极性,降低企业研发创新风险和成本;同时还要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业布局、产能合作中,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让优秀的资源、人才、技术为我所用。

  5、坚持打造高效、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环境。创新从来都是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意味着承担比一般技术创新更高的风险、更多的失败。有核心技术不一定会赢,但没有核心技术一定不会赢,行业需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创新氛围,让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生态系统和文化环境,统筹解决好激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的问题、知识共享与产权保护的问题,形成敢于创新、便于创新、乐于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氛围。

  同志们,科技是时代创新发展的基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形态变革,不仅是产品的迭代更新和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更是技术创新推动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纺织科技工作要敢于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把中国纺织工业打造成引领世界纺织科技发展的思想高地和产业高地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第一时间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400-779-0282,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sjfzxm@vip.188.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中纺联检在泉州扩大检测范围

福建
|
2020/11/16 11:36:00
6

促进针织绿色发展,“纺织之光”今年首场科技推广活动上海举行

面料辅料
|
2020/11/10 22:29:00
12

中纺联三代会长齐聚阳光 期待引领行业重构新优势

地方热点
|
2020/10/19 11:18:00
14

“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联教师奖和学生奖评审结束

协会动态
|
2020/10/16 11:49:00
14

“纺织之光”评审会在这所西南地区唯一的“纺织”高校召开

商会协会
|
2020/10/14 11:16:00
13

“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联科技奖建议授奖项目出炉

协会动态
|
2020/9/30 11:06:00
36

“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联科技奖评审结束

协会动态
|
2020/9/22 15:43:00
38

中国纺联副会长李陵申到青岛大学调研交流

商会协会
|
2020/9/1 10:53:00
22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Bape x GOD SELECTION XXX 联乘T恤系列即将上架,猿颜头像

Bape x GOD SELECTION XXX 联乘T恤系列即将上架,猿颜头像是关于新品发售bap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400-779-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