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纺纱行业的next level什么样?行家热议“智改数转网联”之路
走进无锡一棉特高支紧密纺智能制造车间,一排排设备高速运转,宽敞明亮的车间看不到几个人。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季承向到访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纱企业代表介绍说,多年来,公司不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工作,据测算,智能化改造使得无锡一棉特高支纱同比2016年单产提高80%,产量提高2600%,运行成本降低40%,不良品率下降30%。“这条最先进的生产线只需10人” 。代表们在赞叹的同时,纷纷表示,“智改数转网联”无疑是纺纱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8月29日-30日,“‘天门纺机杯’第五届中国纺纱智能化技术论坛”在无锡举行,会议以“智改数转网联,协同向‘新’发展”为主题,来自行业协会的领导、智能纺纱专家、重点纺纱企业技术负责人、纺织院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智能纺纱设备及器材企业代表20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纺纱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纺纱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纺纱数字转型与智慧管理实践等,深度解析棉纺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实践要点,交流如何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赋能高效纺纱,提高企业竞争力,助推纺织行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会议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主办。
行业形成普遍共识,向智能化转型
纺织智能制造主要体现为全流程连续化生产,用机器部分替代人工,从原料到产品生产的自动化,产品质量在线监测与成本优化系统的集成应用,数据集成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同时5G智慧工厂的落地运行等方面,我国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远志在致辞中针对推进纺纱智能化,构建纺织新质生产力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要行业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智能化,加快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要紧抓时代机遇,广泛应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并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纺纱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其次要推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加快智能技术与节能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纺纱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以数智技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第三要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优势。要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进一步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提升纺纱企业产品研发与市场融合度,发挥网络效用,提升产业链融通效率。
今年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棉纺织行业的运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6月进入淡季以来,行业遭遇了近年来少有的清淡行情企业运行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近两年来的宏观环境和行业发展变化,促使业内同仁们对于行业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广泛的讨论。行业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未来,行业无论是从国际纺织产业链重构,还是国内消费多元化发展趋势,都要求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景慎全建议企业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纺纱企业将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生产、柔性制造,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将推动行业生产与金融的融合。
二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行业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这也是行业向服务化发展的关键。
三是绿色发展引领未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行业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是人才培养:继续加大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智能化人才队伍。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伦进认为,今年以来,棉纺织行业由于受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受原料供应端冲击和终端有效需求不足的双向挤压,恢复力度偏弱,旺季不旺、淡季延续局面长时间维持,行业承受压力极其明显。这些都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我们既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主动应对,又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的步伐,推动装备和技术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坚定发展信心,加速闯过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焦伦进介绍说,天门纺机智慧工厂建设项目正在不断推进,一个“生产制造柔性化,仓储物流自动化、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工厂建成后,将会为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提供装备基础。
今年以来,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到《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已成趋势。为加快推动纺织行业技术装备高端化升级改造,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满足行业设备更新对先进技术、产品的需求,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发起《棉纺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换新推荐目录》征集发布系列活动,在本次中国纺纱智能化技术论坛现场,发布了《棉纺行业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换新推荐目录(第一批智能化装备)》。首批智能化装备推荐目录共涉及16项智能化装备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30余家纺织智能化装备制造企业入选。
会议还举行了中国棉纺织高质量发展智库签约及年度趋势研究项目启动仪式,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谢明见证签约及项目启动仪式。
据介绍,中国棉纺织高质量智库是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成立,智库汇聚行业顶级专家,整合技术资源优势,发挥技术专家"集众智,汇众力"的重要作用,为行业发展献智,为产业升级行业赋能,共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共享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截止目前,已签约纺织各细分领域专家 70 余名,开展纺纱技术发展趋势研讨活动3次。
智能化怎么走,11个主题报告给答案
东华大学教授程隆棣以《智能纺织前沿技术及未来发展与展望》为题,分享了在纺织智能化方面所作的研究。他认为,纺织智能化是针对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业,融合极高的信息技术领域能力,采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等专业技术,实现无人加工,目前我国纺织业还处在纺织智能1.0阶段。他针对纺纱加工的瓶颈,介绍了实现智能化的思路和创新点。未来要实现纺织品订单AI自动生成;纤维原料AI采购方案优化;纺织品设计体系AI重组;AI软件机器人、硬件机器人的全场景应用。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品控总监樊早斌以《六维智能,开创并条产线联动新时代》为题,介绍了基于六维智能,并条产线联动的创新实践。并条产线联动指所有并条单机“智能联结”,实现并条工序的高智、高效、高质、低耗的控制模式。公司首创“一控多轴多台”技术,基于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流程的在线监控、快速灵活生产调度、实时信息采集分析反馈,快速有效堆对产品状态进行实时跟踪,解决产品追溯控制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科技实现上下工序互联互通,有序生产协同,科学计划排产。全面实现低成本、高智能的无人工厂。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季承以《因地制宜,走好“智改数转”之路》为题,介绍了“数字一棉”的发展历程、“智改数转”总体规划及建设,以及应用成果。在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过程中,公司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线需求局部改造现有设备及引进先进设备,针对重点工段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各种设备工艺参数可调节范围,尽量涵盖不同品种纤维加工需求。
徐州市华晟纺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丹丹以《智能化赋能提质降耗实践,大数据引领精细化管理》为题,介绍了智能化纺纱设备的应用实践。李丹丹说,传统的纺纱设备,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在万锭用工方面,还是在全流程质量管控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纺纱智能化设备的发展,纺织大数据应运而生,能够保证所有的系统设置由每一名员工操作完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相关问题,降低减少疵纱的产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芝富介绍了《差别化纤维纺纱过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陆立秋介绍了《细络联动智能升级改造助力纺纱企业高质量发展》,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加阳介绍了《纺纱智慧工厂装备创新应用》,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高延忠介绍了《5G+纺织工业互联网多品种智慧纺厂生产实践》,江南大学教授潘如如介绍了《信息化改造助力纺织企业高质量发展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上海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小虎介绍了《大数据驱动的纺纱质量预测技术》,江苏华强集团布业车间车间主任顾勇介绍了《纺企智慧转型与绿色发展的路径探索》。
会议期间,国内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涉及的辅配专件企业携带最新技术资料和样品到会展示,介绍最新产品的性能特点,指导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优选辅配专件。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中国棉纺织高质量发展智库智能纺纱趋势研讨会。
会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无锡一棉智能化生产车间。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