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深更著花——记合肥市珠协顾问、监事会主席何昌荣
合肥市珠算心算协会:方有昆
何昌荣,1935年生,安徽巢湖市人,原任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系中学高级教师、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中国幻方学会会员、中国围棋协会业余四段。退休后应聘担任安徽省珠协常务理事、合肥市珠协副会长(现为顾问、监事会主席),参加中国珠协中国珠算传承人培训获得合格证书,现为庐州珠算传承人。二十多年来,为弘扬珠算文化、发展珠心算教育,开展珠协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被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授予“优秀珠心算教练师 ”称号。
结缘珠算 一生相伴
解放前,何老读过私塾,学过几年珠算,少年时期就对珠算有所认识并产生兴趣。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当时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很低,屈指可数的私塾先生只懂得之乎者也,很多人对加、减、乘、除感到困惑。1952年,中小学教师思想改造(肃反),暑假特别长,那时何老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就被乡土改工作队抽调参加土改工作。土改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清仗田亩、登记造册;第二阶段田亩计算;第三阶段分田到户;第四阶段发放土地证。丘陵地区的土地畸形怪状,数据繁杂,计算量大,仅靠笔算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此时,珠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计算速度,更使何老与珠算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1957年,在合肥师范学院读书时,数学系开设珠算课,任课教师胡术五老师。青年学生都被胡老师的教学艺术所吸引并终身受益。后来得知,胡术五和余介石两位老师是中国珠坛双杰,甚感幸运。
经济转型时期,国民经济十分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为了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政府权宜之计给了两项政策:第一,破墙开店;第二,开办地方中专班,实行一校两制、普高与中专并存的办学模式。在各个专业中,财会班最省钱省事,何老在担任财会班珠算教学过程中,还多次受邀授课于合肥市珠协面向社会开办珠算培训班。以及合肥市总工会在工人文化宫举办“下岗待业人员珠算培训班”,为政府排忧、为群众解难。
何老退休后,立即为合肥市珠协所聘,为发展珠心算教育,开展珠协活动贡献所长。
可以说,珠算是何老的终身事业。
风雨兼程 矢志不渝
珠算协会既非行政机关、又非事业单位,既没有经费、也没有编制,可以说,白手起家、道路坎坷、困难重重,但何老顺境中风雨兼程、逆境中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无怨无悔,积极支持与协同珠协领导做了许多创建、开拓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合肥市珠协充满生机和活力与何老是分不开的。
一、授课“珠心算师资培训班”
2000年,何老赴海南参加中国珠协举办的“珠心算师资培训班”,返程后提出三个重心转移:即珠算向珠心算转移;成人向儿童转移;校内向校外转移。实践证明:这个转移是及时的、正确的。自2000年起,合肥市珠协面向全省开办珠心算师资培训班,连续至今已达80多期,培训珠心算教师2000多人次,不但为合肥市珠协的工作目标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珠心算在我省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必需的师资条件。
何老不仅为合肥市珠协举办的珠心算师资培训班讲学,还应邀多次在省珠协、芜湖市珠协、淮南市珠协、肥西县珠协、徽商学院、巢湖党校、霍邱县珠协举办的珠心算师资培训班授课,对珠心算在安徽省的推广与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任教“少儿珠心算学习班”
自2000年起,合肥市珠协面向社会开办“少儿珠心算学习班”,连续至今已达120多班次,为传承珠算文化、开发儿童智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何老多年在“少儿珠心算学习班”任教,并对部分优秀学生长期跟踪,免费为他们进行数学辅导。
三、承办“非遗”——珠算文化培训班
2017年暑假,合肥市文化局在市图书馆举办“非遗”培训班,内容有珠心算、京剧脸谱、皮影戏、泥塑、剪纸五项,其中,珠心算由合肥市珠协承办。
参加“非遗”珠心算培训的学员有学生、家长、教师、退休老同志、珠算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共40余人。合肥市珠协委派何昌荣和夏安萍(合肥市珠协副会长、国家二级珠心算教练师)任教,两位老师认真备课,制作大量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四、参与组织并实施“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赛”合肥赛区各项工作
“2015年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赛”合肥赛区主赛场设在裕丰花市一楼大厅。参赛的单位有合肥市珠心算教育中心、合肥市十里庙小学、肥西县桃花镇小学、台湾金字塔合肥分校、北京神墨合肥分校等单位,160多位小选手身穿校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步入赛场。赛场内外观看的人群,无不为这些“小神童”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掌声,赞不绝口。
这次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何老参与了全过程。“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兑现“非遗”承诺,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和平统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参加“名师进课堂”公益活动
由《江淮晨报》发起,合肥市新华苑小学主办,合肥市珠协协办的“名师进课堂”公益活动在新华苑小学举行。
2016年5月24日上午,合肥市珠协委派何昌荣副会长为孩子们介绍珠心算。由夏安萍、凌群两位老师带领黄者为、夏铭远两位小朋友在《江淮晨报》记者李玲芳的带领下来到新华苑小学,与该校的160多名四年级学生一起参加本次活动。“课堂”上,何昌荣对珠心算进行讲解,主要包括:珠心算与珠算;珠心算与数学;珠心算的功能、原理、优越性;珠心算的战略任务、培养目标和认识误区;珠心算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
接着,由夏安萍、凌群两位老师指挥黄者为、夏铭远两位小朋友与小学生们进行珠算式心算与笔算式口算对抗赛。实践证明:笔算式口算远远不及珠算式心算,每个回合都是笔算式口算的小学生们心服口服地败下阵来。
正是由于何昌荣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次日,记者李玲芳撰写的长篇报道发表上《江淮晨报》上。
耄耋之年 笔耕不辍
一、编写教材
2002年,受教育部成人和职业教育司委托,合肥市珠协与合肥金融学校共同编写金融类中专珠算教材《珠算与点钞》,该书经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五章珠算快速计算法由何老撰写。值得一提的是:《珠算与点钞》再版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把珠心算编入教材。这是珠心算首次进入国家教材。
2005年,由方有昆、何昌荣主编的《儿童珠心算简易教学法》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2007年,该书在“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2007年4月,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在郑州举办全国珠心算高级教练师研讨班,安徽省五位珠心算高级教练师与中珠协领导合影留念,财政部原副部长、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会长、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迟海滨(中);中国珠协副会长王朝才(右2)、王卫达(右1)黄冠斌(左1);安徽合肥方有昆(左3)、何昌荣(右4),蚌埠张成武(左2)、黄山胡育林(左4)、石磊(右3)。
二、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完善珠心算科学体系
多年来,何老在国内、省内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国家级主办的报刊有《珠算报》《珠算与珠心算》《新理财》《中国社会报》《中国科技市场报》等。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团体——合肥市珠协工作花絮》《单积一口清、以减代乘法》《创新是珠心算的灵魂》《正负数商除法》《珠算巧算圆周率》《九九双寿图》,以及幻方系列、数学迷宫图系列。
这些论文包含算理算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珠心算在学习、工作、生产、生活、科研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不但在珠算界有一定影响,而且对于珠心算的推广与普及也发挥重要作用。
三、深入探索“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教学”
遵循中国珠协“珠心算为数学服务是珠心算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指导思想和上海市“在珠心算上下功夫、在数学上见成效”的实践经验,具有珠算和数学专业知识的何老把“珠心算与数学整合教学”作为重要科研课题,深入研究,得出“珠心算是数学的补充和延伸”的科学结论。他编写了一套《趣味数学》作为珠心算的补充教材,该套教材共三册(初级、中级、高级),同时制作大量了课件,图文并茂。
教材中,有很多颇具代表性的例题,如“在上一下四的算盘内,用两颗算珠表示三位数,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此类题目既可以发展儿童智力,又可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既为儿童学习数学排除障碍,也是珠心算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勤学善思 与时俱进
曹操有名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始终激励着何老。他认为,人的“生理”越来越老,这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但是,人的“心理”调节要靠自己,不能“老化”,心“老”了,生活就变“灰”了。基于这种认识,何老不仅做了许多实际工作,而且作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一、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珠心算理论研讨会
2007年,方有昆、何昌荣参加中珠协在郑州举办的“珠心算高级教练师研讨班”,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一级珠心算教练师”证书;
2008年5月,上海市珠算协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珠心算理论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合肥市珠协应邀何老做大会发言,论文《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团体——合肥市珠协工作花絮》入选《上海市珠心算论文集》。
2008年8月,中珠协学术委员会年会暨理论研讨会在山东泰安举行。受安徽省珠协委派,何老与会并作大会发言,论文《单击一口清,以减代乘法》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4年,上海市珠协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珠算“申遗”周年庆活动,何老与会并作大会发言。论文“计算机时代为什么还要学珠算”入选国际珠心算《论文集》。
二、大力发展珠心算教育
合肥市曾有200多家单位开展珠心算教育,何老将这些单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片,实行分片管理,分类指导,使合肥市珠心算教育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鉴于合肥市社会发展和珠心算教育形势大好,何老满怀激情写下:
合肥赞
蜀山苍苍,
巢湖泱泱,
庐州风貌,
人间天堂,
古老的合肥已经焕发青春;
古老的珠算正在重现辉煌!
合肥市珠算心算协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团体,长期以来在合肥市财政局、科协、民政局、教育局、文旅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在中国珠协的评比中获得“全国珠协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在中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获得“4A级”单位称号。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珠算心算协会为“庐州珠算保护单位”。
有感于市珠协的工作及其成绩,市珠协顾问费业科(原省人大选举和人事任免工委办公室主任)欣然命笔,赋诗点赞:
传承薪火创文明。
建帜庐阳任苦辛。
易理追源商贸畅,
智能开拓少儿欣。
程公大位播声远,
各录非遗寰宇闻。
若问诸君何所愿?
琳琅奖状见精神。
三、适应科技发展、与时俱进
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科技事业正日益普及,深入于社会生活之中,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是大好事,但对于传统的珠算来说却出现一个必须回答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即计算机时代,珠心算及其教学的作用与意义何在?为此,省广播电视台专门采访了何老。并于1917年9月1日下午《新闻频道》1917年9月8日下午《经济频道》均现场播出。对于这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何老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分别从国际交流、华人世界、外事活动、经济建设、育人启智、教学实践、市场流通、战备需要以及保健养生等九个方面作了阐述,让人们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珠心算教学与计算机的普及发展,并不是互相排斥,“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补,共同为社会造福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珠心算有它的“一席之地”和传承发扬的价值。这也说明,何老热爱并为之积极贡献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抱瓮老人”。对于新事物,他是重视、欢呼的,为珠心算鼓与呼,绝非要求珠协工作者摒弃计算机而重操算盘,而是追求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与服务于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
四、举办“非遗”珠算访谈会
今年暑假,高等学校普遍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意义。
珠算是国家“非遗”,人类“非遗”。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确定访问合肥市珠算心算协会。7月3日,由何宁欣等六位大学生组成的“非遗”珠算访问团来到合肥市珠协,受到市珠协的热情接待。
访谈会上,市珠协方有昆会长致欢迎词,市珠协副会长 何昌荣重点讲了四个问题
1.政府高度重视珠算文化
2008年,国务院批准:珠算为国家“非遗”;
2011年,全国人大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
2013年,联合国批准:珠算为人类“非遗”;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非遗”是维护国家团结和建设文明国的基石。
《意见》要求:“非遗”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民教育体系。
党中央高瞻远瞻,《意见》是抢救珠算文化的及时雨;《意见》是发展珠心算教育的加油站;《意见》是弘扬民族反化的尚方宝剑。
我们强烈呼吁:地方各级的领导、职能部门、社会团体都要切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意见》精神,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非遗”珠算多做实事。
2.“非遗”的价值
“非遗”是优秀文化的代表:
“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非遗”是无法估价的财富;
“非遗”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非遗”是稀世珍宝;
“非造”是国家软实力。
3.“非遗”珠算的历史功绩
推动社会进步;
改善人类生活;
促进科技发展:
繁荣民族文化。
4.大学生的职责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生长在千载难逢的好时代,遇上百年不遇的好机遇,我们老年人甚感羡慕,希望你们要珍惜这个好时代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培养爱党爱国情感,现在爱国、将来报国,要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为建设文明强国奉献青春和智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大学生们份纷表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不久,何守欣撰写的报道:“返家乡”实践类“颖台拾遗”团队赴阜阳、合肥“非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在《安徽中华网》发表。
五、举办“庐州珠算”学习班
今年暑期,合肥市珠协面向社会免费开办庐州珠算学习班,学员有学生家长、社会各界40多人。每周日下午2:30-4:00上课一次,从7月14日开始。
目的:1、宣传“非遗”珠算重要意义,为保护传承珠算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使珠算文化传承有望,后继有人。
授课教师:何昌荣、夏安萍
教学内容:课算理论
珠心算
科技常识
智力游戏
超味数学
珠算、珠心算实践应用。
何昌荣,一位与珠算有着不解之缘的老者,他的故事是珠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生动篇章。从青葱岁月到白发苍苍,何老的情感和命运与珠算紧密相连,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技艺的精进,更在于对珠心算教育的不懈推广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护。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何老深知传统珠算的价值,并积极探索珠心算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应用。他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通过何老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奉献,对珠心算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以及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何昌荣,这位“非遗”珠算的杰出代表,用他的行动和智慧,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无限生命力和现代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他的贡献将激励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珠心算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中来。何老虽然年事已高,但思维敏捷,身体健康,工作热情不减当年。“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祝何老健康长寿, 感谢何老为弘扬珠算文化,为发展珠心算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编辑:中国名家会客厅-高华芬;文字终审:张行方
厉害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