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三)
三、行业协会推动《规划》全面落实
(一)重点调研,落实《规划》
在金融危机伊始,行业协会就积极向国务院反应纺织企业及行业的情况,向有关部委及部门呼吁纺织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并组织专家组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地区、产业集群等进行了细致、深入、全面的调研。为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决策及《规划》出台提供了大量科学和现实的依据。
2009年2月,行业协会再次组织了43个组,110余人,由协会领导带队,对18省(市、区)的145个纺织产业集群地区有关行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纺织服装企业2009年以来的生产运行状况和发展预期,国家扶持纺织行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规划设想和安排。
这145个纺织产业集群共有纺织企业17万户,经济总量占全行业的40%左右,工业总产值超过14000亿元,利润总额630亿元,总资产8600亿元,职工总人数800万人,工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均占全国纺织产业的40%左右,其中棉纺织行业产能占30%以上,化学纤维产量占60%以上,服装产量占70%以上,毛衫占70%以上。各调研组广泛听取了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意见,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和数据,基本掌握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急需的政策支持,全面了解各地在支持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并将调研报告汇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
(二)积极争取出口退税政策
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纺织行业出口严重下滑,出口企业困难加剧。为防止行业出现大起大落,避免就业萎缩影响社会稳定,纺织工业协会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多次向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报告,反映行业出口面临的现实情况和广大出口企业的真实诉求,建议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于2008年8月、2008年11月和2009年2月、2009年4月四次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6%,体现了国家对纺织行业的关心和支持,大大增强了全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在缓解行业出口压力、稳定国际市场和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引导科技创新
2008年行业协会对《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成套关键装备技术进行了细化和修订,进一步作为全行业科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引导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
2009年行业协会对已经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型纺织印染新技术》、《新型非棉素纤维纤维加工关键技术》、《高档功能性纺织材料加工关键技术》3个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其中新型非棉纤维素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环保型纺织印染新技术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较显著,功能性纺织材料加工关键技术的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9年行业协会组织并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功能聚酯纤维的研制和产业化”、“棉型织物节水减排印染新技术”、“嵌入式复合纺纱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三个项目及课题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论证、概算咨询评议等工作。其中“嵌入式复合纺纱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将形成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纱技术装备,实现低品级原料纺高支纱线,其推广应用将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原料成本,扩大新产品开发,提高行业竞争力。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