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作品集——世界之最获得者张栓锦

自媒体 文化博览 2020/8/5 14:26:02

张栓锦,河南郑州人,原籍西平县,1955年生,军人出身,司法专业,自幼喜好书法,遍临名帖,孜孜以求,力争创新,楷、隶、行、草均已形成独自书体。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书画家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研究员、河南省副主席,国家一级书法家。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文字,能为一首诗,亦如一幅画,那一定是中国汉字。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艺术,既有形体,又有精髓;既有风骨,又有灵性;既有音韵,又有真情;既有书味,又有雅趣;那一定是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与天地相通,与万物熙洽,与人心交融。点画之间,蕴含着无限的世界。

中国书法,书体各异,经纬分明,意象无极。楷书的端庄、隶书的稳健、篆书的挺拔、行书的豪放、草书的酣畅,无不深刻揭示着中国人的特质。

中国书法,是一种喻体,一种寓体,一种载体,暗示着、象征着、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书法意象,成为最具有中华人文内涵的高雅艺术。

中国书法,在泱泱华夏璀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以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向世界展示着巍巍中华的嬗变与升华。

中国书法,以其自源、自创、自觉和举世无双的独特性,历经一代又一代书法巨匠的执着实践和辛勤汇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辉煌永恒!

张栓锦老师正是这一优秀艺术的忠实践行者。

他1955年岀生于嫘祖故里河南西平。6岁入学的第二年,开始用毛笔写字。塾师教学,柳体临帖,大、小楷是当时校规的必修课。

值此,他就与书法艺术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

数十年来,他畅游于浩瀚的书海之中,孜孜不倦,笔耕不辍。

他依次普临了楷书的欧、柳、颜、赵四体及后汉的隶书,行书的“兰亭序”、“圣教序”、“兰亭十三跋”等多家经典。同时,刻苦钻研古今书法理论,反复领会《书谱》及《书论》。在深得其精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笔势、章法与意境,融汇贯通,灵活应用。

小学时代,他时常伴读于小小的煤油灯下刻苦练习,成为少年时代中毛笔书写的佼佼者;升入中学后,学生没有课本,他天天以仿宋体刻钢板、印教材,供同学们学习;大学期间,多门课程的作业仍坚持用小楷完成。

在近二十年的从军生涯中,他与毛笔如影相随,抄写了大量的毛主席诗词、语录、著作和重要文章,既便是在领导岗位上,也时常坚持用毛笔做笔记和起草文件。

他曾多年从事教学工作。大学毕业后,任军校教员,担任理科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八十年代初,军校开始招收本科生试点,因没有工科教师,他又承担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之后,他又在文科学校任校长兼书记,率先倡导开设书法课,并亲自为学生传道授业,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

他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尽力弘扬书法艺术。向社会各界及个人赠送的书法作品数以万计。多次举办个人书展,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19年在郑州举办的个人书展,历时半年,展岀书法长卷作品166件、悬挂各类作品660幅。他多次参加书法比赛均获大奖。2019年,他参加全国书画大奖赛取得第一名,获得特等奖。他作为艺术家代表,出席了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开幕式上,代表艺术家致辞,接受了国家媒体的专访,把创作的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举办国。

古人云:“书,如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神凝,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音,不法而皆法。”这古人的一席话,恰恰印证了张栓锦老师大半生真实而淳朴的书写生涯。在他的书写状态里,有着自己的灵魂追求。他追求书法的完美,意境的超脱,心理的充盈,精神的开阔。

近二十年来,采用各种书体,多种形式,创作书法作品的连接长度已达10多公里。其中,书法长卷作品近300卷,其它作品数以万件。他精心设计,潜心创作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楚辞》、《千家诗》、“四大名著”诗词等古代诗、词、曲、赋;“四书”“五经”;《黄帝内经》、《山海经》、《孟子》、《庄子》、《荀子》等近百部国学经典。仅《古文观止》一书,就历时半年,卷长达到600米。

这么多年来,张栓锦老师把自己写成了字,亦把字写成了自己。他一如既往的忘我陶醉、痴迷,甚至能做到物我两忘、超凡脱俗。达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张栓锦老师写字的时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他的字仿佛有音符、有背景、有生命、有故事。他无数次谢绝外界的各种邀约,专注于自己的心理空间,写出了自己的人格魄力,写出了自己的精神风尚,也写出了一般人写不出来的风骨与儒雅。

他把前半生的心血写成了无形的财富,把后半生的贡献写到了一定的长度。看着他室内堆积的大捆大捆的书卷,仿佛看到了他人生锤炼出来的艺术造诣的遥远平川,那么开拓视野,那么吸引世界,凛然不可轻亵,超然不忘陶冶,苍劲不缺美乐,敦厚不少情结。 故,“世界之最”,当之无愧。

乔诗贻

2020年8月1日于郑州


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