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道 | 炫“父”进行时:谁是历史上最牛的爸爸?

自媒体 木棉道 2021/6/21 9:29:00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用千千万万段经历串连起人生的故事。每件衣服也不仅是用来遮挡或御寒的物品,它是最贴近我们肌肤的伴侣,它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精髓、匠心的坚守……我们买一件衣服,或许只是因为一瞬的喜欢;但是做一件好的衣服,需要耗费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光阴。

木棉道始终相信:衣服,也应该有自己的故事。一件有故事的衣服才能读懂人的内心,才能让穿着者遇见更多的美。20多年以来,我们不仅是在做衣服,也是在用心写一卷故事集。

今年,邀您与我们一起来书写,来见证。

叁拾玖

那些“爸”气十足的故事

“妈,我饿了!”

“妈,我困了!”

“妈,我想买这个!”

“爸,我妈呢?”

……

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

妈妈是真正管饭吃、管衣穿的亲妈,

而爸爸通常只是个“工具人”。

很多老爸不会做饭,不会洗衣,

在家务事上笨拙生疏,

与孩子的亲密程度和妈妈相比,

更是相差了几个地球。

其实,大部分的爸爸

虽然缺席了孩子的衣食住行,

但是却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家庭。

从古至今,一个好的父亲可以

帮助孩子打开格局,影响孩子一生。

这个父亲节,

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

那些知名爸爸们的“霸”气故事。

1号爸爸:曹操

“接班人101”发起人

曹操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是一代奸雄,搅乱局势;有人说他文韬武略,不失为一代豪杰。

而作为一个父亲,他无疑是成功的,培育出了好几个优秀的儿子:其子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

而他成功的一大秘诀就是“搞竞争”,将孩子们的教育成长做成一个大型的“接班人101”选秀。为了激励孩子们发奋学习,他曾颁布《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

就是在这种超强的竞争压力之下,才培养出了曹植那样的才子。

2号爸爸:苏洵

“爸爸去哪儿”常驻嘉宾

苏洵不仅自己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还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儿子:苏轼和苏辙。是妥妥的“大宋最牛爸爸”。他们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他们家就占了3个宝贵的出道席位!

而他培养孩子的方法也很独特。不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给孩子太多严厉的督导,就爱和孩子玩。据某八卦周刊披露,虽然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是全民偶像,其实小时候都是熊孩子,死活不肯读书。苏洵知道学习这种事硬逼没用,于是玩了一招欲擒故纵。每次儿子们玩时,他就故意躲在一个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书,偶尔还发出“太搞笑了”“太神了”之类的赞叹。等孩子跑过去一看究竟时,他又赶紧把书藏起来,死活不给他们看。小孩都有逆反心理,越看不见就越想看。后来养成了主动看书的好习惯。

苏轼《潇湘竹石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洵年少的时候就很喜欢旅游,动不动就出门玩个一年半载,有了孩子之后,他将旅游变成游学。每次都会记录下自己旅行路上的见闻,回来说给孩子听。孩子们也在这些奇闻异事的浸染下,增长了知识和眼界。堪称古代版的《爸爸去哪儿》!

3号爸爸:曾国藩

爸爸的教诲,都在书信里

最有远见卓识的古代好爸,当属晚清名臣曾国藩。他有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直到现在,都是最畅销的教子书之一。他还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古代的官二代,最大的毛病是骄奢淫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曾国藩家的孩子都没有这毛病,因为从小被亲爹要求下田种地。一方面,经常做体力活,身体倍儿棒,还能锻炼意志力;另一方面,知道种地辛苦,就懂得珍惜粮食,不会奢侈浪费。

最超前的是,曾国藩尊重孩子,鼓励他们做自己。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文化,曾经三次“高考”落榜。曾纪泽对老爸说不想再“高考”了,曾国藩当即同意了,而且支持他研究西学。后来,曾纪泽成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官,曾经代表清朝政府跟沙俄谈判,成功收回伊犁。

4号爸爸:宋嘉树

喜欢挫折教育的“爸”道总裁

说起宋嘉树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很陌生。但是说起他的长女宋霭龄、次女宋庆龄、三女宋美龄、长子宋子文,大家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一下,这位养育出如此多民国大咖的父亲,到底有什么魄力。

虽然宋家家境殷实,但是宋嘉树却不会溺爱孩子。他认为爱孩子不可以把他们当作珍珠玛瑙那样去爱,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还在孩子爬行和学步阶段,宋嘉树就鼓励孩子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后来,在孩子稍微长大时,宋嘉树又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这都说明宋嘉树是一个具有远大眼光的父亲。

为了让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他推行挫折教育。有一次,宋嘉树选择雷雨交加的日子,带庆龄去龙华。他不让孩子参观龙华古刹却让她丢开手中的雨伞,站在古塔上淋雨。

宋嘉树指着高高耸立的龙华塔对孩子说:“你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将来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宋嘉树带头跑了起来,庆龄在泥泞中跌倒了,迅速地爬起来再跑,不肯落后……

正是因为宋嘉树的言传身教,让子女们养成了能吃苦的性格,就算是在后来面对动荡时期的枪林弹雨,亦能泰然自若。

5号爸爸:梁启超

做孩子的朋友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可褒义、可贬义,不同情况有不同用法,意思大概是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子女,现在要介绍的这位人物,他被称为“中国最牛父亲”,他自己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而他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是国家栋梁、杰出人才,这个人就是梁启超。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而他是在那个时代,少有的可以和子女们处成朋友的老爸。他会给儿女写信,讲述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思想发展,甚至还会发发牢骚、倾吐心事。比如他曾在给孩子的信中写道:“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比起曾国藩家书中常用的命令语气,梁启超对待子女真是像老朋友一样。

受新思想的影响,他在教育上非常反对填鸭式,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他认为,做学问如同炖菜一般,要处理好“猛火熬”和“慢火炖”的火候,“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在那个时代,能拥有如此开明的父亲,梁家的孩子们真的是太幸运了。

6号爸爸:丰子恺

教孩子永远做孩子

这个世界也许没有100%完美的人,完美的父亲还真找到了一个,你们也许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却从来不知道他是一位被家族所有孩子都亲近和尊重的父亲。

他就是——丰子恺(1898-1975),中国著名漫画家、散文家、翻译家、音乐家、艺术教育家。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但是在丰家的儿孙眼里,他只是可爱又严肃的父亲、爷爷和外公,他是满腹童趣的老顽童,他是寒冬酷暑坚持教育的私塾先生,他还是点亮孩子们人生道路的不灭灯塔。

丰子恺说:“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

他从来没有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学这学那。他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并加以引导和发展。丰子恺的长外孙宋菲君曾回忆:“小时候上完物理课,跟同学跑去小市场买回来简易的材料,自制出一架天文望远镜,效果竟好的出奇,甚至能清晰的看到月球表面。丰子恺知道以后,非常开心,马上挥笔画了一幅画鼓励外孙,并且还亲自题了一首诗。”

父亲,是家庭中的一座山,巍峨稳重,撑起家庭的重担,决定家庭的方向与高度。无论他们沉默、严肃,或开明、幽默,都心中有家,眼中有格局。一个好的父亲,是孩子生命里的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

父亲节,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父亲的光,祝每一位父亲节日快乐!

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