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限塑令一月后再看塑料之乡的阵痛

2008/7/1 0:00:00 来源: 新安晚报评论(0)10570

环保

    今天,距“限塑令”正式实施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桐城市新渡镇,这个方圆仅117平方公里的小镇似乎和往日一样平静。除了随处可见的塑料包装制品厂,路边的家家户户都能找到为塑料袋忙碌着的人们,他们或加工、或销售、或回收……      但是,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下其实已是暗流汹涌。      从今年6月1日起,随着国家一纸“限塑令”的出台,新渡,这个全国闻名的“塑料之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阵痛”;已有二三十年塑料制品生产经验的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开始面临新的抉择——      走进“塑乡”——塑料袋里大乾坤      6月26日下午2时,30多岁的朱红梅正在新渡镇西环路新安大市场附近自家庭院的堂屋里忙活,和她一起干活的还有5个女人,有的分装、有的打包,每人身边都堆着一堆透明的塑料制品,她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说笑笑。      朱红梅就是这伙人的“老板”。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从当地一些较大的塑料生产厂家手里接过已经加工好的塑料吹膜,然后按照厂家的要求切割包装成一次性围裙、手套、鞋套,然后再装进标有厂家名称的包装袋里,定时交给厂家,以赚取一定的加工费。      朱红梅原先在南京当推销员,也是给厂家推销塑料袋,现在一家三口租住在此,丈夫还在给一家塑料厂家做推销员,自己则从两年前开始在家里帮一些厂家代加工,赚一点加工费,去年还买回三台机器,“请”了两位女工常年在家帮忙加工。通常完成厂家的加工任务,按天算能得到三四十元的加工费。“平均起来,一天能做两千只,有的时候生意好的话,一个月能做到十几天,有时候一个月也就只做几天。”朱红梅说,“基本也就比种田好点,现在在镇里不种田了,在家闲着没事干挣一点是一点。”      在新渡镇,类似朱红梅家这样的家庭作坊比比皆是。这些小作坊都没有名字,周围的人习惯性地将其称之为“某某家的”。      在另一家稍大些的小作坊,看到一楼两间门面房之间的隔墙已经被打通,靠近门口的墙边堆放着几大卷客户送来的已经吹膜的塑料半成品,屋后不时传来嗡嗡声,一台半自动的封边机正在工作。半成品从一头进去,经过这台机器等距封边后,再被缠绕成圈,操作者只要将其取下再手工切开,塑料袋便告加工完成。姓程的女主人有点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是半机械化操作,袋子质量好,几乎没有废料。”她说,不少厂家的机器都无法加工特别细长的塑料袋,就会把完成吹膜的半成品送来我们这些手工作坊进行最后一步的加工。      对于这样的小家庭作坊来说,镇里的人得空了都可能成为他们的“雇员”。“他们家里没事的时候就会过来帮忙,家里有事就不来,我们也没有合同,他们不来也不用请假,工钱就按工作量付给他们。”房子是自家的,劳力便宜,是小家庭作坊最大的优势。不过程大姐也诉起了苦,“我现在加工这批袋子,1万条才12块钱,再除去付给别人的工钱,自己只剩一半了。”      程大姐的作坊,操作的只是庞大的塑料制品生产线的一个环节。新渡镇形形色色的大小工厂和家庭作坊,有的进行一条龙的生产销售,有的则只负责其中的某一环节,相互分工协作,将所有的生产者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完整的塑料产业链。在新渡镇的7.1万人口中,直接从事塑料制品的从业人员就有近六千人,全镇拥有塑料生产企业940余家,这还不包括像程大姐这样大大小小的手工作坊。这里生产的高中低档各种包装袋、真空袋、手提袋、纸塑包装盒等产品,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有的已走出国门,远销到英格兰、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各国,全镇财政收入的85%都来源于塑料包装行业。作为全国四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可谓名符其实的“塑料之乡”。而据当地官员介绍,在新渡镇所在的桐城市,大大小小的包装企业多达2000多家,年产值在40亿元,占全市GDP的25%左右;全市有各类塑料生产企业1400多家,占全市包装印刷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3.5万人。      在新渡镇,见到最多的就是很多没有名字的小门面或者居民房里,成捆的塑料薄膜和正在印染、切割,不停运转着的机器,或者是妇女们像织毛衣一样简单地做着跟塑料有关的手工活,很多人以此为生,更多的人则已经将与塑料相关的简单加工作为一种习惯,聚乙烯、BOPP……这些令人费解的化学名称,在这里几乎老老少少都挂在嘴上——似乎早已融入这个小镇的血液之中。      小小的塑料袋也能发家致富,并且在没有工业基础依托的情况下,发展成为当地主导行业,形成群体强大、势头强劲的工业经济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而在新渡采访的两天中,感受更加强烈的则是正发生在塑料之乡的持续而强烈的“阵痛”,此时,距“限塑令”正式在全国实施刚好为时近一个月。      “限塑”之痛——订单一度锐减过半      “现在超薄塑料袋不给生产了,塑料袋的使用量也减少了,直接导致业务量缩水。”6月27日中午,在新渡镇学府路上一个没有名字的小门面里,46岁的老程看着正在运转的印塑机有点无奈地说。      老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塑料袋加工。“那个时候整个新渡镇的塑料厂也只有几家”,老程回忆,他自己在1988年就替人打工加工塑料食品袋,当时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机器,基本上都是用模板手工制作,一天加工的量非常少。老程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一年下来能挣到1080元,“当时这个工资水平在打工的人里面算是非常高的了”。提起现在的塑料加工,老程颇有感慨,各种先进机器上马,现在的塑料袋产量“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过自从6月1日“限塑令”实施以后,对老程打工的小厂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老程说,生产塑料袋是他们工厂老板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前老板雇了四个人,现在解雇掉两个人,只剩下我跟我老婆两个人了”。      下午2时,新渡镇新安大市场附近的一个巷子里,年轻的小冯正独自一人守在机器旁把厚型塑料吹膜切割成一条条的袋子,“以前一天要做一万多条,现在大概只能做四五千条了”,小冯说,以前她和另一个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两班倒,现在几乎可以一人歇一天地干。      “十万块钱就可以办一个小塑料袋厂。”桐城市包装印刷协会秘书长程东升说,低成本、低门槛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造成了桐城小塑料袋企业林立的现象,而这一大批小企业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时至今日则在国家“限塑令”执行后受到较大的冲击,“要么关门要么重组。” 在位于新渡工业园的松青塑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二十多台机器大约有一半都在闲置,工人们零零散散地靠在机器旁聊天。在这家工厂做会计的胡普明说,“限塑令”实施以后,厂里的生产量起码下降了50%。“原先满负荷的二十多台机器,今天只开了七八台”。      胡普明说,随着“限塑令”对塑料购物袋厚度的规定,现在一条袋子的用料抵以前两条袋子,仅原材料用料就增加了40%,对企业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增加。仅原材料来说,塑料袋的最上游原料为PE(聚乙烯),其中主要成分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原先一吨PE塑料粒子大约13000多元,现在已涨到了15000元左右,原先制成塑料袋每吨的毛利润大约有2000元,而现在只有1000元。以前一天24小时不间断可生产400多公斤,现在由于塑料加厚了,转速也受到影响,一天只能生产300多公斤。6月1日“限塑令”实施以后,塑料购物袋的用量总体减少了,企业接到的订单数也少了。      塑料袋的产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不过松青在国家实施“限塑令”的消息传出后,就开始多方面准备。早在今年3月份便投入几百万元新上了一条无纺布生产线,如今已基本安装完毕,预计7月上旬就能正式投产。      新渡镇镇长姚芬兰表示,今年年初,将要强制实施“限塑令”的信息公布后,当地很多塑料袋加工企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在三四月份,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绝大多数企业都在观望,商家不敢进货,厂家不敢生产,一些属于禁塑和限塑范围内的要改进设备,加上原材料涨价,一些小企业很短的时间就停产了。      不过,随着“限塑令”政策的明晰,一度忐忑观望的企业和市场都开始出现逐渐转暖的迹象。“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观望后,市场重新启动初期业务量猛然增加,一些商家迅速组织进货,大量订单集中出来,有些厂家的业务量在短时间内反而有所增加。”当地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说,“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回暖,一些企业正在调整转型抓住新的商机。”      脱胎换骨——“双刃剑”下新机遇      许国清就是在“限塑令”实施后基本未受不利影响的少数人之一。      大学里学习机械电子的许国清先是做纺织,从2003年开始来到新渡从事塑料加工业,如今他所创办的安徽中安塑业有限公司已经是鼎鼎有名的企业,而且与其它公司不同的是,许国清的公司从一开始便主要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公司全年塑料袋产值大约有1亿元,其中80%为外销,绝大部分是销往日本、比利时、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生活垃圾袋,也有少数国家订制的购物袋。      由于80%的业务是海外市场,因此,“限塑令”并没有给许国清的公司带来多大影响,相反,倒是因为一直从事的海外塑料袋生产经验让一些国内企业看好,国内市场的业务近些天反而有所增加。      许国清的副手潘忠孝说,国外塑料袋的要求通常比国内要高,生活垃圾袋和购物袋基本上厚度都在0.028毫米以上,此外对于印刷的要求也相
责任编辑: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巴塞尔迈阿密海滩线上展会接受度攀升 环保渗透社区艺术图景

展会新闻
|
2020/12/12 9:32:00
12

“科技蓝+环保绿”绘出西樵纺织新图景

行业综述
|
2020/11/25 17:10:00
14

追求纱线环保极致新突破!南通双弘纺织亮相柯桥

每日头条
|
2020/11/25 17:01:00
11

“科技蓝+环保绿”绘出佛山西樵纺织新图景

其它
|
2020/11/25 16:54:00
14

凤竹纺织(600493):河南凤竹完全退出中信环保

上市公司
|
2020/11/24 11:18:00
11

凤竹纺织拟转让中信环保股权及若干土地缓解资金压力

上市公司
|
2020/11/24 11:12:00
7

杜邦SORONA在柯桥引领环保纤维新风尚

每日头条
|
2020/11/22 10:32:00
20

大朗毛织交易会现场播报:追求环保健康与时尚相结合的印象草原诠释了羊绒产品

展会视频
|
2020/11/7 14:58:00
29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获取世服网平台的大数据合作与服务欢迎深圳市木棉道服饰有限公司入驻世服网:纺织服装行业领域的晴雨表(平台简介)助力参加展会的你实现业务延伸-对接全球欢迎东莞市来龙中式服装有限公司入驻欢迎SAMBEDE 三木比迪入驻世服网推荐:一款以公域流量转换企业粉丝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与您分享(下载项目说明)世服网: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转移到品牌文化的新战场 服装人 告诉我你准备好了世服网:服务服装批发专业市场案例下载世服网推荐:一款以公域流量转换企业粉丝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与您分享(下载项目说明)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0755-3290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