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光裕事件看企业家的自律
在黄光裕被官司缠身的时候,让人震惊的一幕在2010年8月5日发生:当天,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诉状,起诉大股东黄光裕,认为其在2008年年初回购公司股份违反相关规定,并要求其赔偿公司所受损失。此前,身陷囹圄的黄光裕和国美电器董事会正式翻脸,试图通过大股东的身份,撤销陈晓和孙一丁在国美电器董事局的职务。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黄光裕太过疯狂,悍然做出对国美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之举。黄光裕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甚至于宁愿“鱼死网破”?
虽然国美电器起诉大股东黄光裕的理由很冠冕堂皇,但总避免不了给人落井下石的感觉。这和创维及物美两家企业创始人出事后其公司表现出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何正确评价黄光裕?是摆在中国企业界和公众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明其是,则能知创业者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之功;察其非,则可有覆辙勿蹈、以警后人之鉴。
黄光裕开创中国家电连锁模式,将国美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企业,他的魄力、他的冒险精神、他的草根创业传奇,都给了国人以巨大鼓舞和激励,这些无论如何都不能抹杀;而之后黄光裕迷恋于权钱交易、暗箱操作,则有偏离本分、在歧路渐行渐远之感,最终自掘坟墓、锒铛入狱。
这样“坠落”或“毁灭”的绝佳案例,一再成为民营企业原罪深重的强力佐证。然而,个人往往是历史或制度的牺牲品,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会会长保育钧指出,黄光裕案说明的不仅仅是民营企业家的原罪,更是公权力的原罪。
当然,中国社会一直在疾步向前发展,中国的市场体制也必定会越来越规范。这个体制转轨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法网收紧的过程,这必然导致有一大批“问题富豪”被抛弃出局,成为体制和时代的“殉葬品”。
而在现阶段情况下,无力改变制度,民营企业家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自然,这条路是艰难的、辛苦的,甚至是孤寂苦闷的,然而这是“做好人的路”。正如《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所告诫的一样:“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洛杉矶时报》在2010年5月18日的一篇相关报道中说,黄光裕突然倒台反映出中国企业家地位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经济繁荣造就了上百位亿万富翁,但人们却普遍抱怨这些人存在不法行为。黄光裕等中国富豪的倒台,彰显了中国普遍存在的逃税问题以及野心勃勃的企业家和官员之间的广泛联系。猖獗的腐败现象,使商界人士普遍认为要想做生意就得行贿;当官员们或因为腐败或由于派系斗争而遭遇麻烦时,那些与之联手的商界集团往往也会陷入困境。
同一天的英国《卫报》作了题为《中国家电大亨成为该国最富囚徒》的报道。报道如此说,“是什么原因促使政府对黄光裕展开刑事调查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人认为,黄光裕结交上层人物的结果使他成了被打击的靶子。”报道还援引胡润的话说,“如果你去讨好某位特定政治人物,那么他的敌人也将成为你的敌人。”
所以,从中国企业家的角度来讲,除了自律以外,还需要有一种高度的警觉——对权力的警觉。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