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安踏等本土体育品牌股价集体大涨
被唱衰的体育用品股出现集体上涨。截至昨日收盘,李宁上涨9.24%报6.62港元,创8个月新高,安踏体育涨6.08%报10.82港元,创两年新高。
其他体育用品股也出现上涨,361°涨4.04%报2.06港元,特步国际涨3.85%报3.78港元,匹克体育涨1.06%报1.91港元,中国动向涨2.42%报1.27港元。同时,室内运动服装品牌浩沙国际也上涨1.42%报2.85港元。瑞银的研究报告指出,内地领先体育用品品牌定价合理,具有吸引力,预计明年市占率可上升。
该行指出,李宁早前推出以针织技术构成新款波鞋,定价仅319元,安踏亦发展该技术,相信明年可量产。安踏计划推出主力产品“KG”系列篮球鞋,未来市占率亦有望提升。该行上调安踏今年至2015年的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1.5港元上调至13.5港元。
然而数据显示,安踏去年上半年营业额39.34亿元,同比下跌11.6%,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361上半年营业额28.69亿元,同比下降9.9%,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23%;即使是成绩单最为光鲜的特步,其半年报中净利也只保持了0.3%的增幅,总营收则同比小幅增长1.4%;中国动向上半年Kappa品牌整体门店总数也由去年底的3119间缩减至现在的2550间,减少了569间,降幅达到18.2%。
安踏李宁等品牌走低相关链接
运动品牌黄金十年已逝?
在服装板块中,面临最严峻考验的就是运动服饰。曾经的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老大李宁可谓完整地反映了这个行业的跌宕起伏。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又搭上了北京奥运会这趟快车,顶峰之时在中国的收入甚至赶上了国际巨头耐克。
但是,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定位转型不明、提价时点不当、管理混乱等问题的累积叠加,李宁的排头兵地位最终拱手让人,更重要的是,公司还陷入了业绩及订单大幅下滑、高管动荡、库存高企、定位摇摆、内外夹击等重重困局,何时才能重回巅峰,无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预测。
然而,渠道下沉并非只有李宁在做,耐克早在2010年就推出过300元的低价鞋,抢占中低端市场。同时,全球第二大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也表示,到2015年将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开店超过2500家,覆盖1400个城市,其中包括众多人口在5万到50万的小城市。这样比起来,李宁的品牌影响力与价格优势更显黯淡。
东兴证券认为,参照服饰行业的生命周期,国内运动服饰处于成熟期的后半段,增长乏力。
种种原因的叠加,使得李宁的表现略显极端,但这背后却是整个本土体育品牌是否已告别黄金十年的深层次思考。因为不仅是李宁,同样处于第一阵营的安踏以及特步、匹克等为代表的中低端大众品牌2011年的存货周转率都处于近年来同期的低水平。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