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芳纺织试水借壳上市,连续涨停创新高
华芳纺织之前一直被诟病与大股东华芳集团存在同业竞争,而为解决此事所进行的前两次资产重组均因棉纺资产盈利能力不佳而流产。此次嘉化能源借壳,已是华芳纺织史上第三次资产重组。
然而,目前华芳纺织面临的一个涉嫌财务造假的诉讼案件却波澜不断,华芳纺织办公室主任施卫新向记者表示:“券商他们是会按照规定严格把控的,我们不存在任何违规的问题,目前诉讼案件对重组是没有影响的。”
重组一波三折
2013年12月3日晚间,华芳纺织披露了《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下称“重组预案”)。虽然借壳方是嘉化能源早已公告过,但此次预案的披露无疑是将嘉化能源的借壳事宜真正提上了重组日程。
12月4日,华芳纺织复牌后连续3个交易日一字涨停。联系股民在股吧中的欢欣鼓舞,华芳纺织让位嘉化能源,似乎已是众望所归。
近三年,华芳纺织营业收入呈现递减趋势,且净利润一直处于盈亏边缘:虽然2010年和2012年分别盈利1.40亿元和1533.65万元,然而2011年及2013年1-9月则分别亏损2.95亿元和1187万元。
在东吴证券纺织行业分析师李葳看来,棉纺行业最近形势普遍不好,一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二是因为近两年的终端需求很低迷。而且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棉纺行业市场壁垒很低,纯加工的特性导致其利润率也很低。
“之前没有特别关注过这个公司,因为这个公司的主业很差,所以基本上除了重组概念外没有什么可关注的。”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现在棉纺行业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在这样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里,也只有行业龙头才能生存,老大老二的地位很难改变。华芳纺织这样业绩比较差的公司的发展空间就更加狭小了。”
而拟借壳的嘉化能源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年递增,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3.02亿元。截至2013年9月30日,嘉化能源总资产为38.45亿元,净资产为17.10亿元,评估值为58亿元,增值率为241.14%。嘉化能源还曾于2011年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的通知》,它被描述为一种“依托主导产业,构建上下游相互关联、多产业共生的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华芳纺织不仅游离于ST边缘,而且还存在一个长达6年未解决的同业竞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华芳纺织拟收购华芳集团旗下夏津棉业和夏津纺织100%股权,当时华芳集团承诺将于收购完成后(即2007年7月31日)的6年时间内,逐步将华芳集团的棉纺业务和资产注入华芳纺织,实现棉纺业务和资产的整体上市。
而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大股东整体上市计划曾于2008年、2011年先后两次被重启,却又两次宣告暂停。2012年10月份,应江苏证监局对承诺履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华芳集团对华芳纺织的问询函给出了“暂无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履行承诺”的回答。1年后,华芳纺织正式宣告,大股东的整体上市计划正式流产。
如此算来,这已是华芳纺织上市以来的第三次重组。对此,施卫新表示:“关于同业竞争的事情,具体你可以看公告,公告里面都有。”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