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信息化撬动我国中小企业“三大压力”
欧美经济下滑,投资、消费前景堪忧,而国内原材料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加速升值、信贷进一步紧缩,诸多不利因素正加速吞噬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微利企业甚至面临生存挑战。信息化能否在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数量扩张之后,引领其走上精细化管理之路,在逆境中实现第二次腾飞? “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遭受七八万元的汇兑损失。”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天华)董事长兼总经理裴振华在谈及我国当前的汇率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时,做出如是回答。尽管,对于这家生产无尘、防静电产品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来讲,这样规模的汇兑损失显得“不足挂齿”,但在苏州这样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中小企业数量高达12万家的地区,像苏州天华这样利润率差不多达到15%~20%,年销售额超过一个亿,具有较高抗击外汇风险的企业却并非占到多数。 苏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党组成员、苏州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徐华东表示: “人民币升值和欧美经济衰退,对于苏州在数量上占到绝大多数的外向型企业来讲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部分传统的微利行业影响可能更大,甚至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但目前这方面的影响具体有多大,徐华东表示还很难衡量,需要具体分析。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经营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除却汇率因素,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来自其他方面的生存压力。 三大压力 苏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卫康表示,从苏州的实际情况看,尽管在苏州2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有超过1.2万亿元来自出口,但具体分析来看,苏州中小企业大约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来料加工型企业,它们的原材料来自国外企业,加工后的产品也主要用于出口,因此,这种采购、销售“两头在外”的企业受汇率的影响较小。而另外一类企业则有所不同,它们的采购在国内,产品却销往国外,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兑方面的损失将越来越大。 尽管人民币升值并非对所有企业都带来严重损失,但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在苏州天华公司的裴振华看来,人民币升值并非当前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的惟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同样严重影响甚至恶化了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他认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正日益成为压在中小企业头上的最重要的三大压力。 而这样的观点在记者走访的多家企业中得到了普遍认可。其中,目前正在紧张准备,打算近期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钱祥华就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销售额中有30%~40%是外销所得,而公司计划在2008年实现年销售额6亿元左右,估计其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于出口,因此汇率变化显然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而对于这家钣金与冲压加工制造企业来讲,其原材料主要是铝和钢,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重高达近60%,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公司经营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除此之外,钱祥华说,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从原来的750元上涨到850元,而且随着国家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工也更加规范化,相应的成本都有明显上升。 同样,在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苏昆山这个出口型中小企业云集的县级市,经苏州市认证负责昆山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教育、推广工作的辅导站站长、昆山中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庆也表示了对这三个问题的极大关注。基于他对一线中小企业的深入了解,他认为: “这三个方面的确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在响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客户需求变更等方面,还不能做到快速、有效,因此部分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的损失显得相当严重。 作为一家物流企业,昆山建伟物流有限公司正遭受高油价带来的损失。据公司总经理童建忠介绍,这家物流公司的毛利率大约在10%~15%,而近一两年内,由于油价高企,300公里以内的华东地区短途运输成本就上涨了6%,超过300公里的长途运输成本也上涨了3%。 信息化堪当重任 面对许多中小企业现在所处的困境,作为主持苏州市中小企业工作的主要领导,徐华东副局长给出了另外一种解读: “这恰恰可以对前一段时间的中小企业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可以对企业自身的内在品质进行检验。而这同时也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因为信息化对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内在品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从2004年~2006年,苏州市就启动了“第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不过,这一轮计划的重点在于推动中小企业在总量上和规模上的扩张。而据徐华东副局长介绍,“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又启动了新一轮的腾飞计划,这一轮计划的重点在于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苏州市提出的新一轮腾飞计划目标,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负责人、国家信息化大奖获得者杜文忠感慨颇多,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直接推动者,他认为信息化未来大有可为,有望成为解脱上述三大压力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尽管包括政府管理人员、企业用户以及苏州各地信息化辅导站负责人在内的诸多人士普遍认为,信息化并不能直接解决汇率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但他们也同样一致认为,信息化可以通过迂回的手段,间接降低甚至消除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了更好地培养、提高昆山地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吴国庆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思考。就汇率因素而言,吴国庆认为: “信息化不能改变汇率,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诸多环节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以抵御汇率风险。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对企业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价格。”而这在成本上和价格上的一降一升,就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帮助企业冲抵汇兑损失。 例如,以往企业从接到订单到交货平均需要一周到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按照接受订单时的汇率水平制定产品价格,在一两个月后收到货款,再汇兑成人民币,期间汇率已经有显著变化,企业将遭受较大的损失。 而如果通过信息化手段,则可以加速订单处理,缩短制造时间,实现在一天之内,甚至一两个小时内把货送到客户手中,减少了在这期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资金的加速周转,可以对每一笔订单进行实时成本核算,进而提出报价,缩短结算周期,这对减少汇兑损失亦非常有用。 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吴国庆提出,可以通过供应商评估系统,按照交货时间、结算周期、历史价格水平、历史质量水平等因素优化供应商资源,实现采购环节的“比价、议价、比质”,从而减少采购环节,控制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最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冲抵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 至于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吴国庆同样提出了他的看法,在他看来,企业目前面临的“招聘难、培养难、留住难”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例如,通过人事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考勤休假管理等系统,可以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构成、成本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明确招聘目标、成本以及培养重点等。 企业开始行动 在采访吴国庆的过程中,当记者问及他关于信息化解决企业面临的汇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三大问题的思想是否在企业当中被广泛接受时,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说: “规模太小的企业可能一时难以顾及这方面的问题,但在我所走访的稍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这些观点都得到了认可。而且部分企业已经着手推行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信息化工作。”而在记者的进一步采访中,许多企业的确已经在现有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化需求。 东山精密制造公司目前已经完成ERP系统中包括采购、生产、财务、人力、MRP等在内的几乎所有模块。据其运营经理钱祥华介绍,这些模块全部都在使用,而且近期公司又投入近百万元购买了全套正版的CAD设计软件以及其他生产控制软件,基本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自动化。目前公司已经能够应用CAD软件进行辅助设计,通过企业局域网对CNC程序、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加工; 并且利用ERP系统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用户服务等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保证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 但是,一方面出于公司计划上市要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外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钱祥华介绍,公司计划今后逐步增加对信息化的投入,重点用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对上下游企业的管理。例如设计图纸管理、与客户的数据交互系统,尤其是目前正在考虑实施的半成品监控系统。钱祥华说: “这些系统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同样,在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物料部经理李姜也告诉记者,他们也正在和软件供应商进行洽谈,期望在ERP系统基本建成之后,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这家企业拥有防静电衣 / 无尘衣、防静电鞋 / 无尘鞋、无尘擦拭布、粘尘地垫、防静电手套、熔着手套、离子风机、在线监测仪、防静电工作椅等跨度较大的诸多产品线,如果能够实现更加细致的管理监控,将有望节省大笔管理费用。 而建伟物流公司自2005年就开始着手部署ERP系统,并且曾在2006年获得苏州市科技局提供的6万元补贴,信息化工作取得很大成果,目前已经完全实现订单的自动化管理和网上确认,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仓储管理等管理模块也都全面上线。近期,日本三菱重工已经与建伟物流公司达成协议,将其位于上海浦东的一个大型仓库关闭,相关业务全面外包给建伟物流公司。 但是对于公司总经理童建忠来说,签约像三菱重工这样的大型客户,不仅仅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