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首次享受政府保护价 供需缺口仍达400万
业界呼吁数年的棉花最低保护限价措施,将在2011年9月开始施行。
3月30日,包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在内的8个部委联合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敲定在2011年9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期间,一旦标准级皮棉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19800元/吨,便启动政策性收储。
数位受访人士指出,这一操作手法与粮食的最低保护价类似。测算下来,9月新棉上市后,标准级籽棉的最低收购托底价大概在4.7元/斤。
在新棉刚刚播种之时即公布托底价格,政府意在稳定棉花种植面积。由于顾虑棉花和粮食争地,政府此前一直未对经济作物棉花设定最低保护价。2008年前后棉价持续低迷,致使近两年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2010棉花年度,中国棉花的供求缺口预计在350万吨-400万吨。
山东棉麻供销社一位刚刚完成棉花种植调研的人士透露,按照当前的价格测算,标准级籽棉的售价在4.5元/斤左右时,农民种棉的收益能与种粮收益基本持平,因此,“4.7元/斤的政策托底价虽不高,但是预计能见到成效。”
政策托底:确保种棉面积
根据《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收储的地区锁定在中国棉花主产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个省(区、市)。
在棉花播种前,国家制定并公布棉花主产区皮棉临时收储价格,棉农、用棉企业可事先做好各自的生产计划;新棉上市后,当市场价格低于临时收储价时,国家将敞开收储。
而收储的参照价格,取国家棉花市场和中国棉花协会两个单位监测的棉花价格平均值,一旦这一监测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19800元/吨,即启动政策性收储。这一参照价格将每天对外公布。
中国将棉花纳入经济作物,此前一直不享受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托市政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岷说,实际上,中国的入世协议允许中国对棉花实行8.5%以内的微量补贴,测算下来,每年这一补贴的上限额度大概在50亿-60亿人民币左右。遗憾的是,这一补贴量远远没有用足,以2009年为例,政府仅仅对棉花投入了总计13亿元的良种补贴。
棉花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在2006年曾呼之欲出,当时由于在保护价的制定、实施主体等具体操作上有争议,政策未能兑现。接近农业部的分析人士告诉笔者,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时棉价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棉花销售紧俏,这使得相关部门认为出台最低限价的必要性并不大。
2008年前后,棉价持续低迷,标准级籽棉的市场收购价格当时还不到3元/斤,棉花滞销使棉农种棉积极性受损,业界要求出台棉花最低保护价的呼声一度高涨。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说,大量棉农弃棉种粮,致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从2007年的8900万亩降至上年度的7500万亩,下降了1400余万亩。
2011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指出,2010年受部分地区气候条件、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棉花产量为597万吨,同比下降6.1%;而2011年的国家目标,是力争棉花产量达到680万吨。
新疆棉麻供销社的一位人士介绍,新疆目前已经进入新棉播种季。他粗略测算下来,不考虑棉农的人工成本,新疆棉花种植的物化成本大概是每斤标准级籽棉3.5元左右,参照这个标准,4.7元的托底价定得并不低。
他据此预测,新疆全年播种面积有望增加4%左右。目前,新疆棉花产量占中国棉产量的1/3左右。
前述山东棉业的人士在调研后得出两组参照数字:考虑到2010年受灾,在一亩地产籽棉410斤的情况下,标准级籽棉售价在4.5元/斤时,农民种粮和种棉的收益基本相当;而在正常年份,按照亩产520斤计算,4元/斤的籽棉售价能与种粮收益持平。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