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女性如何穿着得体
如今,办公室中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明白这点,工作中,完全不同于在户外游玩或在家里休闲的时候,所要展示的是我们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外表。所以在办公室中着装要注意哪些呢?
本季流行的民族风长裙并不足够实用,穿进办公室难免给人过分随意的感觉,另外拖沓的长裙也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职场装扮就应该适合办公环境,T台上照搬下来的波西米亚风格、朋克风格等等都不适合办公室,优雅和得体才能保持威严。
学生感觉浓重的半截袜套不建议穿进职场,即使能穿着的甜美可爱,也丧失了职业女性应有的专业感,长筒丝袜才是正确的选择。
有些服装虽然平时看起来非常出色,但是并不一定适合在上班时穿着。比如,波普图案长裙搭配平底鞋固然舒适,也很有街头范,但并不适合在办公室里穿着。因为这样的装扮显得人不精神。
总之,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穿着行为,这样才可以让别人更好的去接近于探讨。
相关链接:
一条题为《吉安市委书记王萍到底是书记还是富婆》的微博,突出王萍在不同场合的着装、手表、戒指和项链配饰等,引起网友质疑。江西省纪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则对媒体记者说,尚未注意到网帖所反映的内容。但其同时表示,如果要反映官员问题,应该有理有据,不应单从穿戴上进行评价。
我觉得这位省纪委官员的话说对了一半,如果反映官员的问题,应该提出其违法违纪的事实根据;但他的“不应单从穿戴上进行评价”的说法,我以为是错的。我们就是应该通过官员的穿着打扮看问题,公众评价官员的穿着打扮没有错。
一方面,普通公众与官员接触不多,特别是具有一定官位的领导干部,公众大多数只能从电视上看到。对于他们的情况,公众确实知之甚少。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只能从一时一事看到的表面现象作出判断,于是对官员的穿着打扮进行评价就是公众了解和认识官员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官员的穿着打扮虽然反映的是表象,但从哲学上看,现象和本质是会存在内在联系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官员的穿着打扮确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官员的世界观。而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尚不健全时,你让老百姓如何监督官员?
对于官员来说,穿着打扮原本也是应该注意的事项。首先,官员对穿着打扮的注意程度应该适度。太不注意穿着打扮可能会影响工作的开展,但过度注意穿着打扮也会走向反面。其次,官员的穿着打扮应该与客观情况相适应。例如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与环境氛围相适应,与接待对象相适应,与经济水平相适应。一些官员外出招商引资时西装革履,而到田间地头就该是解放鞋、短袖衫了。正因为如此,专家还会给面试的公务员讲着装,政府还会专门给官员培训如何穿着打扮,这确实是官员需要略知一二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官员的穿着打扮去识别官员不仅不是错误,而且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表哥”杨达才不就是从其所戴的一块表发展到多块表,再从多块表查出了腐败吗?而作为廉洁指数较高的香港,他们的记者也是很重视从官员的穿着打扮发现问题的。例如,1998年,当时沈阳市长慕绥新曾经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一位香港记者偏偏盯上了慕市长的一身“行头”,从衬衫、领带、西服、皮带到皮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略估算也值几万港元。回港之后,这位记者在报道中提出,内地市长的月收入不过1000多元,慕绥新如何穿得起这么贵重的“行头”?两年后慕绥新果然被查处了。
由此观之,观察官员的穿戴确实是我们发现腐败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还要继续吸取这样的经验。作为纪委干部竟然对此不以为然,我们感到他的反腐败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样道理,披露王萍佩戴的项链、胸花、手表、手镯以及戒指是很有意义的。如果确实价值不菲,那就需要查清其来源是否正当,是否属于其经济能力的可承受范围。如果不是这样,或许就是腐败线索呢。不管举报人出于什么目的,我们都应该赞成和理解公众评论官员穿戴,官员应该禁得起老百姓的猜测、质疑。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