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西遇到“中国制造”
6月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伊塔马拉蒂宫(巴西外交部的前总部,目前是外交部里约办事处),我听到了三位巴西专家的一个对话:
一位经济研究所的专家问路易斯o宾格里·罗莎(Luiz Pinguelli Rosa)教授,中国的城市化将从目前的37%增长到50%,未来还有三亿多人口要进入到城市中,对巴西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路易斯·宾格里·罗莎,是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工程与研究生院的教授(COPPE, UFRJ),他回答说:中国和印度人口巨大,他们的发展趋向很西方化,这会是巴西的一个问题。我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矿产,中国政府正在兴建廉租房,将需要更多的钢铁,铁矿石的需求还会更大。另外,对我们的森林和大豆的需求也是很大的。
这时,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塞尔索阿莫林大使(UFRJ)加入进来说道:应该说,在巴西大量的中国投资是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于能源方面。问题是,应该不止限于这些产品,要有其他方面的投资,才能不会对巴西的发展造成更多的问题。
这段对话包含了几个信息:几年前中国购买巴西的矿石和大豆,由于处在金融危机中,巴西人曾真诚地感谢中国拯救了巴西,并说“巴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现在语气怎么就完全变了呢?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也是巴西的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国,巴西对中国的贸易连续几年均为顺差,何以至此招来如此的抱怨?这段对话反映了目前巴西人,特别是知识精英们对巴中双边的贸易与投资的一般性看法。进口“中国制造”、出口资源性产品、中国投资质量,都在这个名单中。
中国在巴西做了什么?巴西人是为什么?
当巴西遇到“中国制造”
自由摄影师里卡多(Ricardo Zerrenner)在里约热内卢著名的景点基督山火车站开了一家照片社,出售他自己的摄影作品。他告诉我,他全身上下没有一件东西不是“中国制造”,甚至店里出售的电池,全部来自中国,这些东西都是从网上订购的。他说:中国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低,几乎所有东西的价格只是当地商品价格的1/4。
里约热内卢海滩旁有很多出售比基尼、沙滩拖鞋及小食品的小店。其中一个小店的老板是位叫罗纳尔多(Ronaldo)的小伙子,他告诉我,比基尼、沙滩人字拖鞋都是“中国制造”。除了食品饮料外,“巴西制造”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他告诉我,“中国人从我们这里买走了巴西的天然橡胶,又做成鞋又卖给我们,价钱还是比我们这里的便宜,中国人很聪明!”他撇了撇嘴,显然这位老板没有像里卡多那样喜欢中国。
游览里约星期天街市,无数商品,包括布料、服装、玩具,都是中国制造,它们都是从中国运来的。里约有六个港口及巨大的吞吐量,就像天然橡胶一样,大量的巴西自然资源从这里装船运往中国,大量的中国制成品又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入巴西。
巴西女孩子出嫁时喜欢买中国产的抽纱制品作嫁妆,一款浙江产成本价几百元的抽纱床单,在巴西能卖到4000元,有的甚至可以卖到8000元人民币。大约90%的中国产品以集装箱海运到这里,尽管巴西海关征收商品成本60%左右的关税,仍不能阻挡中国制造价格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人在巴西已有四五万人,其中浙江人有一万多人,大多来自温州与青田,绝大多数浙江商人集中在巴西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两大城市。之前,浙商们做轻工类产品的生意,而现在转入赚钱更多的汽车配件、轻工机械、自行车、缝纫机械等产品。
但是,感觉与真实情况有出入,虽然中国生活消费品的进口让人们每时每刻感受到“中国制造”,而生产资料产品的进口则被忽视。从2010年巴西总进口额及来自中国进口额数据看,包括生活消费品与生产资料的总进口额中,中国只占到14.1%。
“中国用我们提供的原材料制造出各种产品,又卖给我们,巴西陷入了对中国人的"制造业依赖"之中。显然,巴西相当多的人会有这样一种担忧。”雷纳托·弗洛雷斯教授说。
巴西工业体系被“中国制造”摧毁?
罗纳尔多·莫塔(Ronaldo Mota),巴西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罗司长在伊塔马拉蒂宫的走廊上对我说:“巴西是一个拥有较为完整工业生产体系的国家”。秘鲁社会学家阿尼巴尔·奎杰罗(Anibal Quijano)也认为,巴西是拉美国家中原有工业基础保留得最完整的国家。
他撰文写道:“巴西是唯一保留了重要的工业生产结构的国家,而其他拉美国家都被拖入了"去工业化"的境地。巴西也是唯一拥有重工业的国家。从而可以生产和吸纳先进技术。尽管跨国公司在巴西的存在也十分广泛,在汽车工业等部门更处于主导地位,但多数工业企业的产权依然是巴西的。”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巴西机动车千人拥有量为198,中国是37辆,从2010年5月份起,巴西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唯一与北京不同的是,巴西85%以上的汽车是“灵活能源”(Flex Fuel)混合动力驱动。不仅仅是汽车,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国,也是巴西目前唯一的国有企业。
但是如果看看巴西的钢铁业就不那样乐观。虽然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按每吨冷轧钢计算,巴西的铁矿成本仅为40美元(中国为75美元),劳动力成本为57美元(中国为26美元),远远低于其他主要生产者。但
是近10多年来,巴西年度钢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
究其原因,是九十年代巴西实行世界最大规模私有化的结果。90年代末,巴西先后将冶金、矿产开发、石油化工、电力、金融服务、电信等产业部门私有化。统计数据表明,1990-1999年,巴西被私有化的企业总共113家,交易总值615亿美元;并购交易总共1055宗。交易总值678亿美元;两项合计1293亿美元。外国资本在私有化中的参与比重为76.9%,在企业并购中的参与比重为71.4%。
我问过巴西驻中国大使胡阁内,巴西的私有化是否与“华盛顿共识”相关?他一口否认。他说:“巴西之所以进行私有化主要是因为需要解决国内的高通货膨胀率,以及偿还公共债务,同时,国有公司的经营表现非常差,没有资金进行再投资,对于政府而言已无力运行国有公司,包括国有钢铁公司、国有通信公司、国有矿产公司和国有电力公司。”
自90年代巴西工业企业产权大变动的结果是,工业增长开始变得缓慢,个别行业还出现负增长;面对市场的急速开放,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大量进口商品和大批外国投资者的进入所引起的新的竞争形势难以预测,通常都是采取一种自卫性的措施,而不敢贸然扩大投资。
正如有评论指出,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巴西既没有在原有工业母体上增加多少新的产业,原有产业被淘汰出局的也很少。加上巴西银行利率长期偏高,投资建立的新厂很少,工业制成品制造业一直维持在一般的水平上。
巴西发展银行副行长费迪瓦斯(Jo?o Carlos Ferraz)告诉我:作为资金的流入国,我们的汇率、利率使制造业增长出现长期的停滞,一直处于国际生产链条比较低水平的位置。巴西的私营部门仍然十分谨慎,特别是他们投入创新的意愿非常地弱,所以解决汇率和利率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巴西在金融上一直有很大的问题,利率水平在12%左右,维持较高的利率是因为巴西始终对通货膨胀有记忆。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数据显示,情况远比副行长所描述的要严重。2009年,巴西中央银行基础利率为15.17%,全球排位第九。其商贷利率为44.65%,全球排名第二;可以说巴西是全球资本最贵的国家。而且巴西的投资率只有18.5%,全球排位第107位,中国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中国,大约有25%的投资是投向制造业领域的,而巴西只有11%到15%左右,而资本产品占投资的比例则高达75%到80%。
由此看来,“中国制造”是否“摧毁巴西的工业体系”?结论比较清楚:中国制成品的进入只是外因,巴西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其私有化和外资并购只是强调了外资对汽车、电子、电信、信息等产业的控制,进而迅速提高了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而相对忽略了巴西本国制造业严重缺乏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问题。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