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革业将取代欧美强势地位
近年来,国家从环保方面对制革业实施了严厉的调控政策,制革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中国制革业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革力量,产业规模仍然位居世界首位。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欧洲经济甚至还处于动荡之中,包括全球皮革业领头羊意大利的制革业,都出现了大幅萎缩,而曾经的制革强国西班牙,制革业几乎遭受了毁灭性地打击。与他们相比,中国制革业有庞大的产业链,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支撑,所受的冲击并不大。正因为产业链完整,特别是皮鞋、皮衣、真皮包袋、票夹、皮带、真皮沙发、真皮汽车座椅等真皮制品业的巨大产能,吸引了全世界的制革业蜂拥而至,竭尽所能地开发中国皮革市场,这大大激发了中国制革业的信心,与欧美等传统皮革强国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欧美、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皮革产业日益萎缩,相关产业及企业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快了这些地区包括制革业在内的整个皮革产业的衰落。这是中国制革业迎头赶超的良机,相信不用太长的时间,欧美制革业的强势地位将被中国同行取代。
笔者曾多次强调,未来中国制革业乃至皮革产业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同处亚洲的印度。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印度人口众多,像中国一样,印度全国也分布着多个制革生产基地。尽管其产业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仍然难以比肩中国。特别是皮革产业的下游行业,与中国的差距相当明显,皮革产业链也没有中国完善,整体规模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印度制革业大部分产能还需要依赖外销来消化,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在中国市场消化,其机遇明显不如中国制革业。这种先天不足,阻碍了印度制革业的发展速度,延缓了其技术革新的动力。
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非洲、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巴西、阿根廷等,尽管近几年来制革业发展迅猛,中国沿海地区的皮革业有一部分转移到上述国家和地区,但并不能说明这些国家就是未来世界制革业的中心。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制革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程度,都很难与中国皮革业相提并论。由于受多种客观条件的制约,相信上述国家和地区将很难对中国制革业形成威胁,更难以撼动中国制革业在全球皮革行业的老大地位。
正因为中国制革业在全球同行业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尽管目前面临市场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双重压力,但企业依然不忘在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加大投入。
在国家层面,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在技术革新,特别是有利于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都给予了重大政策支持。为了制革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还投入巨资,在四川大学设立了国家级制革清洁工艺中心,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教授为首的制革清洁工艺研发科技攻关团队。为了促进中国制革业的发展,国家还特别在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设立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制革专业,如今更是形成了完善的制革学士、硕士、博士的系统教育体系。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也说明了国家对制革业的重视。正是这些高校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革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皮革科技人才,促进了世界皮革工业的发展。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