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队”成了股民新伙伴的时候市场会怎么走
如果说大半年前,“国家队”资金为稳定市场而大规模入场时,人们更多的是把它们视为“救火队”,想到的只是这下“千股跌停”的格局可以改变了,至于说“国家队”资金进入股市后,将怎样影响行情的变化,大家恐怕还没有来得及去想。
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过去公司的自由流通股,很多是集中在公募和私募基金上,当然也有所谓的“牛散”也会拿一些。客观而言,这些自由流通股的股东,在操作上大都以中短线为主,在行情大幅度波动时,其操作频次会很高,博取差价收益的特征也十分明显。而这样的操作模式,“国家队”是否也会沿用呢?一段时间来,坊间也一直有“国家队”卖股票的传闻,他们似乎也在博差价。不过,现在不少投资者关注到“国家队”成为其股市上的新伙伴后,还是很感慨的,也有些新的想法出现。
如今,上市公司去年年报都已经公布了,显示“国家队”持有的股票市值超过2万亿元,扣除去年“股灾”之前就持有的部分(主要是一些银行股)后,总量也在1万亿元以上。无疑,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而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国家队”现在还是40余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这些公司大都分布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换言之,“国家队”掌控了一批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相当数量的自由流通股,从而在市场上扮演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角色。
在人们的印象中,过去“国家队”持股一般周期都很长,汇金公司以前就买入过不少银行股,大都拿了好几年,它们买的ETF,也在持有多年后才在去年股市暴涨时卖出了一些。当然,这符合其稳健投资、寻求中长期收益的投资宗旨。但问题是,现在还大量投资了中小市值股票,在这些公司,股东的收益恐怕很难通过红利分配实现,而是需要在二级市场上以买卖差价的方式来实现。
譬如说,如果“国家队”还是中长期投资,那么因为其持有相当数量的自由流通股,在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股票数量自然也就减少了,这样在具体的操作上就会有些新的变化,毕竟“盘子”是比较轻了。再譬如说,如果“国家队”调整了操作模式,也注重挖掘短线的操作机会,那么其它投资者对于这个股票,自然会望而生畏,面对最大的自由流通股股东,别人就不会轻举妄动。这是否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弹性,尽管现在还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但的确有很多投资者对此事有一些想法,市场上也出现了“暂且”回避这类股票的投资建议。
其实,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与其费尽心思地琢磨“国家队”的行为举措,不如深刻研究股市的发展规律。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以及漠视价值的模式,早晚是会改变的,而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大家需要了解“国家队”的行为,并且与之形成良性的互动,展开合作型博弈,共同持有好股票。在这里,抛弃短线思维,更多地在企业成长中实现投资收益,这样不但与“国家队”和谐了,也找到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