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购物之都优势减弱
香港近期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佳,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对于最新公布的香港PMI指数创6年新低,7月整体访港旅客按年减少8.4%,零售业总额也连续五个月下跌。有香港议员形容,目前零售环境比“非典”时期更差。
有人退出,但也有在中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品牌会来占领好位置。同时,香港的法律环境和金融优势还是会让很多品牌愿意把亚洲的根据地设在这里。而店铺未来更可能拥有形象宣传的作用,比如线下客户活动,当成活的广告牌。
据了解,在中国店铺极少的高端珠宝品牌Harry Winston对Coach退出的店铺表现出了兴趣,当然,租金一定会比Coach便宜不少。
曾几何时,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去香港买东西是当时最时髦的风潮。投行瑞士信贷预测,香港零售额2015年将下滑5%,为2000年以来最大的年度降幅,逐渐减少的内地游客是很大的原因。
由于香港频频爆发围堵内地游客的恶性事件,再加上近期的“反水客”活动,都伤害了内地旅客的感情,香港特首梁振英为此曾指出,旅游业相关数据令人失望,“赶客容易请客难”,不容许破坏香港好客形象的行为或者言论,不想见到任何冲击外来旅客的行动。
与此同时,出境游成为了国内游客的“心头好”,日本韩国成为出境游的热门地点,再加上台湾对大陆旅游条件的放宽,让内地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去“被歧视”的香港还是去被欢迎的日韩,游客心里有杆秤。
还有人认为日元和欧元的走低是很多人购物放弃香港的重要原因,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香港的区位优势正在减弱是更大的原因。
“香港原本辐射内地、日韩、东南亚,也是欧美与内地连接的中转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但是在WTO的框架下,随着内地与其他国家,以及各国之间亲密度的增加,这个中转站的作用越来越小了。很多人做生意不再需要经过香港这个渠道。”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而且目前承受到的压力非常大,比如日韩,除了奢侈品,在大众消费品上也很有竞争力,“香港本身是金融业强,本地制造业很弱,在如今没有实业支撑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