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飙升服装加工业或催生“代工大军”
提要
眼下国内势头正盛的棉价飙升浪潮,正向泉州纺织服装业袭来,所造成的成本压力,近期已传导至产业链终端。据企业反映,受棉价飙升影响,一条裤子的利润缩水了10元。一些工厂甚至被迫给员工放假,进入半停产状态。有业内人士称,这种形势还有可能促使一些做外单的工厂转型给国内名牌代工。
面料企业率先遭遇
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国内棉花95%用于纺纱,然后织布、印染,再加工成服装等,有着很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如今,这一原材料的涨价压力正不断向织布、印染、服装等下游产业传导。石狮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蔡先生叫苦不迭,他说:“前几天32支棉纱价格在每吨30000元左右,而现在每吨涨了5000元左右。国际棉花价格正逼近15年来的高峰,直接推动了布匹价格上涨,这让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
蔡先生介绍,其身边的一些服装企业年初接了不少外商订单。“当时大家见面都高高兴兴的,现在都笑不出来了。棉花价格涨成这样,工人工资和水电燃料等成本也在涨,本来只有几个点的微薄利润全部被‘吃’掉了,和外商谈提价,又谈不拢,还不能毁约。现在有些人是硬着头皮,咬着牙在做亏本生意。”他说,个别企业已经撑不下去了。
“现在原材料价格涨得很厉害,我们的服装成本也在涨,这个问题比较棘手。”福建玛莱特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天扶说。今年棉花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带动整个服装行业价格上行。受这一波棉花涨价潮的影响,棉布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5%—20%,而出口价格却未能明显提升,企业的利润正逐渐被“吞噬”。
加工厂不敢轻易接单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生产企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很大。一位男装品牌的负责人表示,双休日加班费用的成倍上升导致开销增长明显,工人的工资几乎每年都上涨。
随着棉花、棉纱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作为下游产业链的纺织企业、服装加工业日益感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持续走高的棉纱原料价格让下游面料服装企业利润缩减,不少织造企业选择停工放假,而服装企业在接订单时也更为谨慎。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