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服装消费步入寒冬期
纺织品服装内外消费均出现大幅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及全球经济形势欠佳,需求不振,同时也因为印度、越南等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激烈竞争。
例如,今年1—11月,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至美国同比增长11.7%,而且两国签订了TPP协议,未来越南对美国出口税率会下降至零;印度政府于11月重新制定了商品退税率标准以刺激出口,并且不排除未来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内纺企处境可谓“屋漏偏遭连阴雨”。
2010年以来,我国服装产量和纺织服装、服饰业销售收入,利润额同比增速等指标持续走低,而产成品库存却大幅攀升,库存价值由2010年年初的420亿元,增长近1.5倍,至今年10月底达1035亿元。
出口方面,2011年后我国成衣出口金额增速放缓,2015年除2月份外,其他各月份同比均呈负增长,而且成衣出口中化纤制衣比例增加,棉制针织成衣负增长,棉制梭织成衣的增长速度也远落后于化纤制梭织成衣。
总之,棉花需求端问题严重,后期可能还将继续恶化;而供给端的“巨无霸”——国储棉的消化归根到底还要依赖下游需求的好转。在经济走出底部之前,纺织行业能做的恐怕也只有通过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手段保存实力。
相关链接:
随着新疆12月中旬开始持续的降雪天气,长绒棉量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影响棉企收购热情,新疆长绒棉市场再次开启下跌模式,尽管如此,今年长绒棉收益依旧看好。
据阿瓦提种植长绒棉的棉农李大叔介绍,上周出现大范围降雪后,当地收购长绒棉的棉企均停收。停收之前均价尚在7.9-8.2元/公斤,但上周五(18日)将早期优质籽棉库存拉到轧花厂,价格仅为7.6-7.8元/公斤。目前长绒棉市场处于收尾阶段,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棉农手中剩余籽棉库存不等,籽棉价格下降或使棉农加快交售。
从目前加工量来看,疆内已加工长绒棉皮棉数量超过8.5万吨,加上尚未结束加工的资源,总量将明显高于7-8万吨的年需求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支撑长绒棉价格持续走高,明年长绒棉会否走上玉米的后路?亦或者随着纺织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长绒棉需求也能水涨船高?市场是最好的检验者,也是最残酷的见证者。
目前,虽然长绒棉籽棉交售已接近90%,但近期长绒棉皮棉销售却不尽人意。早期阿克苏地区个别棉企获得大规模订单,抢收之下长绒棉价格被炒至高位,导致当地棉企加工长绒棉成本较高。而目前下游用棉企业高支纱订单状况欠佳,补库热情不足,部分长绒棉成交价格已经跌至棉企成本之下。
受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及新疆政府鼓励种植,本年度长绒棉种植面积接近200万亩。据统计,本年度长绒棉籽棉销售均价在7.9元/公斤左右,加上陆地棉1.3倍的补贴后,均价仍然能触及10元/公斤一线。种植长绒棉收益明显高于陆地棉,2016年度棉农种植长绒棉热情或继续增加。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