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是全国第一块灯芯绒面料研发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有人穿了一身灯芯绒面料的服饰出门,那是非常时髦的。尤其是常州灯芯绒,在那个时代早已闻名大江南北。近日,记者跟随常州市档案局、常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常州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原常州灯芯绒厂),听他们讲讲有关常州灯芯绒的故事。
常州是全国第一块灯芯绒面料研发地
“现在,灯芯绒、牛仔布、卡其布是纺织行业中三个大类印染产品,也是颇受消费者青睐的三大休闲类主流面料。”这是常州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胡兴德在介绍灯芯绒时的开场白。追溯灯芯绒的历史,是在1750年,起源于法国,备受上流社会青睐。
胡兴德是1981年来到常州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工作的,在他看来,常州灯芯绒的历史与常州灯芯绒厂的历史渊源密不可分。中国研制开发灯芯绒面料的是刘国钧先生。1936年,他从国外购进了部分灯芯绒专用制造设备着手试制灯芯绒。1954年,当时的常州灯芯绒尚属雏形,常州灯芯绒厂仅千余平方米的简陋厂房里,十余台染缸,近百名职工,按照政府下达灯芯绒加工订单,在没有专用设备,没有技术工艺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资金的“四没有”情况下,土法上马,奋战了数十个日日夜夜,终于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匹“中国灯芯绒”,并迅速形成批量生产,完成交货。
“到1964年,常州灯芯绒厂已经累计生产灯芯绒近亿米,品种达20多个,色号达400多种。”胡兴德说,从1958年开始,常州灯芯绒出口海外,7年的时间里,常州灯芯绒质量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1958年全国印染同种质量评比中,常州灯芯绒被评为全国第一,出口达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于1979年被国家评为国家质量奖金奖。
即使商标演变,也不影响全国购买常州灯芯绒的热情
不仅仅是国内,常州灯芯绒在国际上也是出了名的。只是,当时品牌的意识并不是很强,最初做出口时交由上海外贸公司贴标“荷花灯舞”商标,销往各个国家。后来,常州灯芯绒厂作为工业生产厂家申请注册了同名“荷花灯舞”牌商标,这是常州灯芯绒厂申请注册的第一个商标。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规范商标使用,发现上海外贸公司与常州灯芯绒厂注册的商标是同一个,两家只能用一家。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按照谁先注册,商标所有权就属于谁的原则,把商标的使用权交给了上海外贸公司。
没有了商标,就不能出口。此后,常州灯芯绒厂立刻重新申请注册商标。“我们在商标图片上稍做了修改。”胡兴德说,当时,无论是上海外贸公司,还是常州灯芯绒厂,出售的都是常州灯芯绒厂生产的灯芯绒面料,所以,在重新申请注册商标时,为了尽量维护市场,商标不能有太大变化。
重新申请注册的商标是月夜牌,一直沿用至今。记者在商标中看到,月夜牌商标图案最初是一个新疆的少女在月亮边上舞蹈,色彩基调与荷花灯舞牌大致相同。
商标的改变,并没有影响常州灯芯绒在全国的销量。记者在历史照片中看到,灯芯绒代表常州参加国家定点召开的展销会,画面上众多青年哄抢。“展销会在北京上海都有,厂里的老人说,只要把灯芯绒放到柜台上,前面就是人山人海。”胡兴德说。
那时候,穿上一件霜花灯芯绒夹克,便是十分体面的事
老一辈人都知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大江南北都流行穿霜花灯芯绒。“如果街上有人穿这个面料做的夹克,回头率肯定是百分之百。”胡兴德说,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霜花灯芯绒,是常州灯芯绒厂研发生产的。
当年,浙江的一家做品牌男装的客户找到他,手里捧着巴掌大的面料,局部霜白,绒毛丰满,手感柔软。“客户说,他已经找了好几家厂家,没有一家具备生产这种面料的工艺,希望常州灯芯绒厂能帮他这个忙。”胡兴德说,在副厂长高祖元的带领下,厂里专门抽出七八个人,关在厂房里研发这个面料工艺。
经过了3个月的时间,常州灯芯绒厂终于研发出了这个面料,取名霜花灯芯绒,刚到市场,就受到不少青年男女的喜爱,价格也很高,“每米布可以卖到30多元,比一般的布匹贵出好几倍。”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