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丹奴能否绝地再生 港资品牌为何风光不再
佐丹奴、班尼路曾经是青春、时尚的代名词,但现在很多90后、00后已经不认识这些品牌。
随着2016年半年报陆续公开,各大上市服装企业的成绩也一览无遗。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A股上共有40家服饰企业公布半年财报,报告期末存货总量348.52亿元,而净利润总额仅为48.53亿元,库存压力可谓巨大。
作为老牌的港资休闲服饰,佐丹奴曾经备受80后消费者追捧。然而,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里,几乎不见佐丹奴的身影。事实上,不止佐丹奴,班尼路、堡狮龙曾经并称时尚服装的三巨头,如今的发展势头均大不如前,港资品牌为何风光不再?
同样的经营压力也存在于港资服装品牌。佐丹奴国际日前发布半年财报,截至2016年6月30日,集团综合销售额为25.32亿港元,同比下降7%,股东应占溢利为2.04亿港元,同比减少2%。
作为老牌的港资休闲服饰,佐丹奴曾经备受80后消费者追捧。然而,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里,几乎不见佐丹奴的身影。事实上,不止佐丹奴,班尼路、堡狮龙曾经并称时尚服装的三巨头,如今的发展势头均大不如前,港资品牌为何风光不再?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佐丹奴经历了出生、成长、走红到衰落。公开资料显示,佐丹奴成立于1981年,1991年在香港上市,并于第二年正式进军内地市场,从此开创了中国休闲服零售连锁店先河。
对于不少70、80后的消费者来说,佐丹奴曾经是青春、时尚的代名词,城市内最繁华的商圈总是不乏佐丹奴门店的身影。在业绩达到巅峰的2013年,佐丹奴营业收入达到58.48亿港元,全球共开设门店2642家。然而,好景不长,佐丹奴近三年的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15年门市数目减少了81家,其副品牌EULA也宣布停止经营。
根据佐丹奴的业绩报告,其核心品牌中,76%销售额来自男装,而24%则来自女装。对于内地市场销售下滑,佐丹奴方面表示归因于2016年春季天气异常清凉,加上关闭表现较差的门市,导致大中华地区销售额减少10%。
但佐丹奴似乎并不肯轻易言败。近日,佐丹奴宣布今年下半年将在内地开设100-200家加盟店,并推出免费加盟的模式。
据了解,佐丹奴目前在内地共开设门店896家,其中加盟店为536家,这意味着佐丹奴在下半年要完成开店的数量达到已有门店的近四分之一。这一动作被不少业界人士解读为急于消化库存的手段。记者就加盟等相关问题分别致电佐丹奴香港总部及广州分公司,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存货虽然较去年底减少1亿港元,但仍然达到3.92亿港元,而应收和其他应收账款则高达5.42亿港元,经营费用甚至超过成本2.6亿港元。虽然毛利率增加2.4%至59.6%,但半年报也承认大陆地区贡献25%销售额的同时,利润只占19%。
事实上,不仅仅佐丹奴,班尼路、堡狮龙两家港资品牌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曾经重金邀请刘德华、周润发、张曼玉等明星做代言人的班尼路,因深陷连续亏损和转型失利的困境,今年年初被母公司香港德永佳集团以2.5亿元出售,接盘方为上海汇业实业有限公司,一家主营业务为投资管理咨询、机电设备及配件、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制等等的企业。堡狮龙亦同样如此。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