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吃污泥”成为绍兴印染企业去污法宝
目前,生化方式处理污水被视为减少污泥产生的最有效方式。实例和数据显示,这种方式比物化处理方式带来的污泥量要少得多。环保部门也认为,印染企业纳管标准要达到目前国家规定的新标准200mg/L,必须采用生化技术处理污水。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全市仍有三成印染企业未使用生化技术处理污水。这个现实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困惑让这些企业犹豫不决?
两个减排范例:“细菌吃污泥” 污泥产量大幅度下降
到底何为生化处理?对此,镜湖环保分局副局长杨滢曾对记者作过一个通俗的解释。“所谓生化处理,就是用生物化学的方式进行处理,核心内容就是让细菌‘吃’污泥。”
记者注意到,从2009年起,绍兴市各地印染企业就曝出不少用生物化学方式处理污水以减少污泥产生的经典范例。
在多次尝试用其他方式治理污水都不理想的情况下,2008年,嵊州雅戈尔色织科技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了枯草杆菌介入治污环节。其污水的处理流程是:污水全部进入中和池,系统自动按枯草杆菌适宜活动的酸碱度对污水实施中和,之后的氧化池、分解池即为菌类工作环境。在为其提供“吹氧”等配套条件下,枯草杆菌反复分解污水。
据嵊州雅戈尔色织科技有限公司设备部负责人刘雪峰介绍,公司每天产生的污水约为3500吨,采用枯草杆菌处理污水后,污泥的产量几乎为零,COD指标也降到了250mg/L以下。从成本上来看,最初购置约500公斤枯草杆菌及PU膜(纳豆菌生长用)的20余万元初始成本后,运行一年半,“雅戈尔色织”几乎都没有大的投入。
在这里,“雅戈尔色织”引入的枯草杆菌由大豆原料发酵而成,可作饲料促进剂、土壤改良剂、生物有机肥等使用,同时因菌体繁殖快、环境适应力强等特点,可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这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
绍兴县的金祥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采用的技术,跟“雅戈尔色织”采用的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处。
“金祥惠”的方法是在污水池里投放大量的菌类,细菌在氧气的作用下快速地吃掉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原来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浓度大大降低,基本可降到10mg/L。按该公司负责人的说法,企业一天的污水产生量为1万吨,按传统处理方式,他们一天的污泥产生量有五六十吨,现在只有两三吨,前后相差二十余倍。
两种方法比较:效果好几倍到几十倍不等
到底,在减少印染污泥产生上,“请菌吃污泥”的生化方式比传统的物化方式(物理化学方式)优越多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据负责“金祥惠”污水处理的绍兴国富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传统方式处理的污泥产生量是6%,而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的产生量仅为0.2%,“金祥惠”的实例似乎也与这一数据相印证。
据袍江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印染企业负责人介绍,即便是同样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不同的印染废水产生的印染污泥量也大不相同。
这位负责人说,根据他掌握的数据,印染污水仅物化处理其污泥量就可高达3%以上,以生化加物化处理工艺产生大约1%的污泥,如果两种方式结合,每处理1000吨染整废水将产生10吨湿污泥,脱水后为1.5立方米干污泥。以一个日处理1万吨染整废水厂为例,每天约有15立方米干污泥产生。
用生物化学技术处理污泥,效率到底有多高?袍江环保分局局长赵四海给记者进行了对比。
“一般来说,用物化方式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污泥量大约为3%到7%,如果用生化方式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量大约在3%以下。”赵四海说,不管用怎么说,用生化方式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量,肯定大大少于单纯用物化方式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量。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