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汇改人民币抗通胀味浓
实际有效汇率5月起止跌回升 人民币“全线”升值特征渐显
二次汇改第一年人民币升幅远超首次汇改第一年人民币升幅。
昨日,距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在去年6月19日宣布“二次汇改”整整一年。而就在这个一周年纪念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适时”再创新高,达6.4716。
所谓人民币中间价,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官方汇率”。在业内人士看来,6月17日人民币再创新高可谓是过去一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最好写照,也令各方相信,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在下半年很可能继续延续。
显见的是,随着通胀严峻,过去半年人民币汇率已成为决策层面抗通胀的政策工具之一。这也是“二次汇改”以来的新特点。而考虑到目前宏观大势,这一特点很可能继续下去。
不过,综观业内人士的分析,新变化可能也会随之产生从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汇率弹性明显增加这一特点看,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以防范押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投机资金。
对美元一年升值5.5%
从过去一年来看,“二次汇改”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重启汇改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即大幅走高295个基点,一举突破6.80关口。
今年以来,在美元走软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碎步式”升值趋势更加明显。继1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60关口后,4月29日再度突破6.50关口,人民币汇率进入6.4时代。
截至昨日,“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接近5.5%。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来,在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碎步式”升值态势的同时,汇率双向浮动特征亦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在200多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共有147个交易日升值,92个交易日贬值;在一些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隔日最大振幅超过0.2%,最大升值和最大贬值幅度均超过100个基点。而就在重启汇改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走高295个基点,波幅接近管理层设定的0.5%的上限,创下重启汇改以来波幅之最
抗通胀意图明显
综观过去一年的“二次汇改”,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较“一次汇改”(2005年7月21日)首年明显增加,而这,或许要归结于国内的通胀形势,人民币汇率渐成决策层面抑制通胀的重要手段。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