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非洲皮革工业市场研究报告
非洲皮革工业市场报告 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年时间中,世界皮革制造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不发达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提供生产原料的日子已成历史!以中国、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国等亚太区重要皮革生产国有了更新、更大的发展;以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为代表的欧洲皮革工业,因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劳动费用不断增长以及原材料匮乏等问题的困扰而逐年萎缩;以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为代表的美洲皮革生产国家以其原料皮资源优势,较先进的制革技术等,与亚洲皮革生产国家形成竞争阵势;非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但皮革工业发展缓慢,是世界部分国家皮革业对外发展投资的最佳地域和必争之地。 非洲皮革工业发展水平: 东非、南非以及西非:三个非洲地区的工业依然受生皮可利用性的推动。大多数工厂将皮革加工成最新式的蓝湿革,并且这些地区已经成为大量皮革制品的出口基地。拥有发达皮革工业的南非是个例外,仅从邻近国家进口原料。 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它地区相比,北非的皮革工业历史更加悠久。北非国家——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与欧洲皮革工业(特别是发达的意大利皮革工业)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这些国家均已从生产大量皮革进一步转向生产皮革成品(主要为鞋类制品)。 非正式部门:在大多数非洲国家实行经济自由化之前,非正式(手工鞋类和皮革制品)部门在制造皮革制品(尤其是鞋类)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肯尼亚,据估计该部门在八十年代中期负责生产了达60%的鞋类和皮革制品。考虑到打算开办新企业和希望提高其产品设计或市场营销技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的人员所需的低成本费用、基本培训以及廉价工具,鞋类和皮革制品分部门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潜力巨大。 非洲部分国家皮革工业现状: 埃塞俄比亚皮革工业: 据有关方面统计,世界每年的皮革产值约12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主要皮革出口国有意大利、韩国、美国、德国和阿根廷,分别占世界皮革出口额的26%、10%、7%、6%和6%。主要皮革进口国和地区有中国、香港、意大利、美国,分别占世界皮革进口额的15%、14%、12%和9%。该统计表明,世界皮革市场存在着巨大潜力。 埃塞的畜牧数量排非洲第一,世界第十。据埃塞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最近公布的数据,2004年埃塞拥有4000万头牛、2400万头绵羊和2300万头山羊。牛、绵羊和山羊的屠宰率分别为7%、37%和33%,牧民每年给皮革加工厂约供应牛皮240万张、绵羊皮800万张和山羊皮700万张,皮革加工厂年产约1700—1800万张张皮。张皮大部分通过小的中间商向农户收购,除自然损坏外,传统的屠宰、储藏、存放等也同样有一定程度的损坏,皮质较差。但埃塞高原放养的羊皮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其他优良的品质。皮革加工厂加工的张皮中,半成品皮为86%,成品皮为14%。张皮加工成泡腌皮、蓝湿皮和硬外皮供出口或加工成皮在当地生产皮鞋、皮衣、手套、箱包、旅游品等。皮革工业基本能满足半成品和成品出口市场及国内市场的需求,大部分皮革加工厂主要出口半成品皮,生产出口成品皮中的20%供应国内市场。 埃塞俄比亚8年前开始发展皮革和皮革产品。目前有20个皮革厂,9个厂加工半成品皮,其余为皮革制品厂,其中4家为国有,16为私人所有。皮革和皮革产品的外汇收入仅次于咖啡。2001、2002、2003和2004年加工后的半成品和成品牛羊皮的出口收入分别约占17.2%、14%、11%和9%。埃塞的羊皮主要出口到中东、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活山羊和绵羊主要出口到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和科威特,牛皮主要出口到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和日本。埃塞近几年皮革加工业发展缓慢,皮革厂开工不足。2001—2004年皮革和皮革产品出口额仅5700万美元,该产品的外汇收入呈下降趋势。 从埃塞皮革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埃塞虽有丰富的张皮资源,但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张皮加工能力也受限,皮革厂生产出的产品绝大部分为半成品皮;另皮革深加工,如加工皮鞋、皮衣和其他产品等档次较低。主要原因:缺少高技术人员、市场、技术、专利、工艺、资金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等,生产出的皮革和皮革产品缺少竞争力,从而影响了皮革业的发展。 塞政府为发展皮革业,已将皮革和皮革产品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政府的短期策略是提高蓝湿皮或低档皮加工成泡腌皮、成品皮和制造皮革产品的生产能力,在缺少成品皮革的情况下,鼓励投资者从国外进口,政府予以免税;长期战略为逐步扩大加工皮革的张皮数量。政府在投资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公—私合作、出口税收优惠、出口信贷保证、提供投资基金和工业用途下的长期信贷、进口张皮原材料和成品张皮的免税、降低相关运输和过境的服务费。 埃塞为鼓励投资,规定投资者用于投资项目的资本货物如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以及相当于资本货物价值15%的零配件可免征进口税,并可免税转让给同等资格的投资者。用于制造出口产品的原材料进口关税和进口货物税可得返还。根据投资领域、地理位置和出口产品多少,免征1-7年的所得税。如免税期间发生亏损,期满后可递延免税优惠。使用利润进行再投资,免2-3年所得税。投资期间用于研究和培训费用的税收可得返还。除咖啡外,所有出口产品和服务均免征一切出口关税和出口货物税收。 另埃塞已加入世界银行附属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及《国际投资纠纷解决公约》(ICSID),承诺对货币转移、征用和国有化、战争和社会动乱、毁约等有关的政治和非商业风险提供担保。国家宪法保护私有财产不被政府征用和国有化,并遵守双边投资协定。外国投资者可按当日银行兑换价将利润和红利、偿付外部贷款的本金与利息、技术转让协议有关的付款、外国投资者将企业出售、清盘或向当地投资者转让股份或所有权所得进项等兑成外汇自由、免费汇出境外。 如我国的企业能以财力和技术优势投资于埃塞,利用埃塞丰富的畜牧资源,抓住机遇,拓展皮革业,好处在于: 1、埃塞有7200万人口,潜在市场巨大。生产的优质皮革,尤其是高质量的皮革产品可在当地销售,填补埃塞皮革业高质量产品的空缺,满足市场需求。 2、我国是主要皮革进口国之一。在埃塞投资设厂,利用埃塞的皮革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生产优质皮革和皮革产品,运回国内,解决我国的对皮革和皮革产品的需求。 3、利用市场准入优势,将生产的皮革和皮革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 埃塞自2000年开始已是非洲增长与机遇(AGOA)法案优惠优政策的受益国,出口到美国的大部分皮革产品享受免2-38%的关税。并作为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成员国,商品可自由进入23个非洲国家,另可利用《除武器外一切商品》提案(EBA)的优惠待遇进入欧洲市场。综述,埃塞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国际市场准入有利条件和国内市场的需求等,外国投资者来埃投资皮革业,既能带动埃塞该行业的发展,又能给投资者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前景十分乐观。 摩洛哥皮革工业:中型企业占据主力军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角,山川秀丽,风景如画,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摩洛哥皮革工业是该国的支柱工业,皮革工业中绝大多数属于小型企业。目前,摩洛哥皮革工业共有企业435家,其中,制革工厂270家,制鞋厂165家,从业人员15000名;年产值在1000万迪拉姆以下的小企业占82%,在1000万至5000万迪拉姆之间的中型企业占16.3%,超过5000万迪拉姆的大企业仅占1.7%。中型企业是摩洛哥皮革工业的主力军,它们虽然仅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16.3%,但其产值却占全行业的58%,提供的就业岗位占46%,支付的工资占51%,出口占65%,吸引投资占56%。 摩洛哥是个畜牧大国,牛羊存栏量达2300多万头/只,毛皮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大量毛皮无法进行深加工。即使从事毛皮加工的企业也几乎全部是手工作坊式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专家认为,在摩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生皮资源生产皮鞋、皮衣和其他皮革制品,然后出口,利润非常可观。 调查报告指出,摩洛哥现有435家从事皮革和皮鞋加工的企业,皮革工业占全国加工工业出口总额的3%左右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摩洛哥是个畜牧大国,牛羊存栏达2300多万头只,毛皮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大量毛皮无法进行深加工。即使从事毛皮加工的企业也几乎全部是手工作坊式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专家认为,在摩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毛皮资源生产皮鞋、皮衣和其他皮革制品,然后出口欧洲,应该是有利可图的。 非洲皮革工业世界地位不容忽视: 从未来发展和合作的角度看,非洲皮革工业在世界皮革工业的地位绝对不容忽视。 开放皮革行业,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任何一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的政策可能会给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良机。欧洲在其专业机构Cotance—欧洲制革商协会联合会的协调下,正在努力加强同该地区的国家贸易,促进包括从机械设备制造商,到制革行业用化学品生产商,再到皮革产品成品制作商在内的整个行业企业的参与。另外,欧洲还可能是促进当地制革行来发展的理想合作伙伴,这有其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也有化学品和专有工艺方面的因素,这些都将为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