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棉大量压港苦等配额 外棉激增敲响内地棉警钟
继煤炭、铁矿石大量积压之后,棉花积压也成为沿海港口的不堪之重。据报道,青岛保税区30多个棉花物流仓库内,棉花堆积如山,有的已经积压长达一年。在低价进口棉大量积压的倒逼下,国内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关于进口棉配额以及中国棉花种植出路的问题,也再度成为热点。
受限配额数量与国内纺织业低迷等因素影响,大量进口棉被堆积在港口仓库难以消化。
近日传出大量进口棉堆积港口仓库的消息,令市场再次嗅到了一股“棉花疯”的味道。“进口棉比国内棉花便宜,当然买进口棉。”一家棉纺织上市公司相关部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此说道。
据了解,进口棉与内地棉花的差价在5000元/吨左右,借着价格优势,进口棉一时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只要拥有配额的公司都会买进进口棉。
在此前提下,进口棉商也开始运输大量的进口棉进入国内,但受限配额的数量与国内纺织业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大量进口棉被堆积在港口仓库难以消化。
目前,多数进口棉商正期待进口配额能够放宽。但是,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量低价进口棉进入国内市场将对国内棉产生冲击,因此,放宽进口配额的可能性不大。
“进口棉与内地棉的比例最好维持在3:7的比例上。”汪前进担忧,一旦内地棉花市场被低价进口棉所侵占,那么,将继大豆、食用油等产品定价权拱手相让之后,再次丧失棉花的定价权。
进口商应理性购入
据报道,青岛保税区30多个棉花物流仓库内,棉花堆积如山,有的已经积压长达一年,因此,有的经销商亏损已经达上亿元。据青岛宏川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仓库一个月前就已经不敢接入库单了,公司2万多平方米仓库都已是满仓,棉花已经堆积至库顶。
另有一家棉花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往年七八月份基本是出库期,很少有棉花入库,而今入库计划已经排到了国庆节,出库量却很少。
“进口商应该根据国内情况理性购入进口棉。”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向记者分析:“进口棉激增导致港口仓库不够用说明了由于进口配额,很多进口棉不能流入国内市场。影响进口棉销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棉花贸易政策;第二,进口棉的价格;第三,进口棉的质量。”
有海关数据显示,中国7月棉花进口量为40.5830万吨,高于去年7月进口的15.7066吨。而今年1-7月棉花进口量为346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48万吨。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认为进口棉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国外一些主要产棉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产,上游供应增加;第二,下游的纺织业不景气,减少了棉花订单;第三,受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际棉价大幅跳水。”
数据显示,7月26日国内棉花比国外每吨贵4618元,而近期价差最大时曾达到每吨5504元。在巨大的价差影响下,有配额的纺企都会选择购买外棉,即使没有配额的企业也会花钱购买配额。进口棉商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也将资金大量投入棉花进口领域,导致棉花进口量大量增加。
据记者了解,目前,外棉进口量最大的是印度棉,而以前位居第一的美国棉花则被挤到了第二的位置。虽然,印度纺织企业一度想限制本国棉花的外流,但是在与本地棉农的抗衡下,印度棉的禁令总是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据中投证劵研究报告,预计8月外棉进口到岸量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届时本年度棉花总进口量可能达到550万吨。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